[实用新型]线圈型防盗天线及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0844.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唐祎豪;董坤鹏;张晓康;王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1Q1/50;H01Q1/42;B60R2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李强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防盗 天线 发动机 防盗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型防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点火钥匙能够插入其中的环形主体、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或第二槽壁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处具有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的正视投影图中,自所述环形主体的外壁与沿竖向中心线Y的交点起,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或第二支撑壁其中之一与所述交点的距离L不小于所述环形主体外壁的总弧长的二十四分之一。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或第二支撑壁其中之一与所述交点的距离为环形主体外壁的总弧长的二十四分之一至八分之一之间时,第一支撑壁或第二支撑壁与环形主体的夹角更小且能够实施,并可以增加导线的保持力,防止导线沿径向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型防盗天线及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汽车门锁的互开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汽车的防盗性降低。为了保证汽车的防盗性能,汽车制造商开发了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典型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点火钥匙中装有密码应答器,每个钥匙有固定的ID,只有钥匙的ID与发动机的ID一致时,汽车才能启动。如果不一致,则汽车会切断电路,使发动机无法点火。
具体地说,除了密码应答器外,例如CN101439703中所描述的一种典型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还包括防盗线圈、防盗基站及发动机控制模块。当驾驶者转动钥匙发动车辆时,基站发射低频信号开始认证过程。钥匙端应答器由所述低频信号获取工作能量,然后把应答器的ID发送给防盗基站。基站验证应答器的ID,如果验证通过,则防盗基站与发动机控制模块通信,由发动机控制模块启动发动机。
其中一种可用的防盗天线,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点火钥匙能够插入其中的环形主体,所述环形主体在外周上具有环形槽,导线缠绕在环形槽内。当需要导线缠绕在环形槽之外的环形主体上时,位于环形槽与环形槽之外的导线如何牢固固定是本领域内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导线保持力更大的线圈型防盗天线及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线圈型防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点火钥匙能够插入其中的环形主体、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环形主体设置;所述环形主体沿轴向突出于所述第一槽壁及所述第二槽壁,并设置有一线圈支撑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及所述环形主体围成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槽壁和/或所述第二槽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槽壁或第二槽壁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处具有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在所述环形主体轴向的正视投影图中,自所述环形主体的外壁与沿竖向中心线Y的交点起,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或第二支撑壁其中之一与所述交点的距离L不小于所述环形主体外壁的总弧长的二十四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或第二支撑壁其中之一与所述交点的距离为所述环形主体外壁的总弧长的二十四分之一至八分之一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或第二支撑壁沿竖向中心线Y的方向延伸突出于所述环形主体,以阻挡导线沿径向脱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沿径向位于竖向中心线的同一侧或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位于竖向中心线Y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相对竖向中心线非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分别设置在横向中心线X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横向中心线X非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0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碳硫复合电极的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模拟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