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8460.7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9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25/00 | 分类号: | B61D25/00;B60J10/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窗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包括:内框本体、夹板、限位板;所述内框本体内侧的槽面上焊接有夹板,且夹板呈矩形阵列方式设置有四处;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处夹板相对的一端上焊接有限位板;所述车窗玻璃的端部套在内框本体的内侧,且车窗玻璃套在内框本体内侧的一端镶嵌在上下相邻的两处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车窗玻璃与内框本体不易发生错位,便于结构密封胶的注入,也有利于车窗玻璃与内框本体及结构密封胶的集成,降低废品的产生,且车窗玻璃与内框本体及结构密封胶集成后较为牢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车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轨道客车行业的发展,对列车的安全舒适性、整车气密性要求越来越高,车窗安装由粘接结构取代了机械连接结构。粘接结构可以起到减震、吸收形变、降低噪音等作用。通常车窗粘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预制结构,玻璃与车窗型材框架预先进行粘接,然后车窗框架型材再与车体结构进行粘接;第二种是窗带结构,玻璃直接与车体结构进行粘接。
经检索发现,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9521692U,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气密车窗,既可以有效气密又可以解决检修更换时间较长、车辆滞留影响运营的问题。该一种轨道车辆气密车窗,主要包括有通过结构密封胶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的内框和车窗玻璃的带框车窗,外框通过密封胶连接于车体,带框车窗的内框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外框上。
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气密车窗,其内框8和车窗玻璃9是通过结构密封胶10集成为一体式结构,属于第一种预制结构的车窗粘接方式,在预制内框8与车窗玻璃9时,由于其内框8的槽内缺少固定车窗玻璃9的结构,使得内框8与车床玻璃9安装后较容易发生错位,因而不利于内框8与车窗玻璃9及结构密封胶10的集成,易产生废品。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轨道车辆气密车窗,在预制内框8与车窗玻璃9时,由于其内框8的槽内缺少固定车窗玻璃9的结构,使得内框8与车床玻璃9安装后较容易发生错位,因而不利于内框 8与车窗玻璃9及结构密封胶10的集成,易产生废品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包括:内框本体、夹板、限位板、车窗玻璃、结构密封胶;所述内框本体内侧的槽面上焊接有夹板,且夹板呈矩形阵列方式设置有四处;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处夹板相对的一端上焊接有限位板;所述车窗玻璃的端部套在内框本体的内侧,且车窗玻璃套在内框本体内侧的一端镶嵌在上下相邻的两处夹板之间,并且车窗玻璃套在内框本体内侧的一端的端面与限位板的端面相贴合;所述内框本体的槽内填充有结构密封胶,且内框本体与车窗玻璃通过结构密封胶集成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所述夹板与限位板均呈矩形状,且夹板与限位板整合成T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处夹板之间的间距与车窗玻璃的厚度相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窗密封结构所述夹板与内框本体的槽底垂直,且夹板的高度设置为内框本体槽深度的一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8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剖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氮节能器用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