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6600.7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世达新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部件 | ||
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分为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依靠密封连接套上的螺栓进行连接,在上连接杆的上端面设置有压缩部件,在所述的下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所述的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相互对称设置在下连接杆的下端,且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依靠连接螺栓进行紧固连接;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进行连接汽车其他部件,让汽车的连接和支撑更加的牢固,使用的周期更加的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
背景技术
汽车分为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的节能汽车,可以很好的让汽车的使用更加的节能,满足了对于车辆环保使用的需要,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车辆的使用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时候会使用到汽车部件,汽车部件可以很好的进行支撑作用,使用到B柱部件的时候易于出现局部连接不够紧凑,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让B柱部件使用的时候局部连接更加紧凑的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分为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依靠密封连接套上的螺栓进行连接,在上连接杆的上端面设置有压缩部件,在所述的下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所述的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相互对称设置在下连接杆的下端,且上连接杆轴瓦和下连接杆轴瓦依靠连接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所述的压缩部件为压缩活套环,在压缩活套环内设置有活套内环,所述的活套内环和压缩活套环之间设置有伸缩顶针,在伸缩顶针的内部嵌入有内支撑杆,所述的内支撑杆和压缩活套环的内壁进行焊接固定。
所述的密封连接套上设置有上连接套和下连接套,上连接套内嵌入上连接杆,下连接套内嵌入下连接杆。
所述的螺栓分为螺栓A和螺栓B,所述的螺栓A穿过上连接杆抵接着穿入上连接杆的螺纹孔内,所述的螺栓B穿过下连接杆抵接着穿入下连接杆的螺纹孔内。
所述的伸缩顶针为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内部穿入内支撑杆且所述的伸缩弹簧一侧与活套内环焊接固定,所述的内支撑杆和活套内环之间留有伸缩活动间隙。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进行连接汽车其他部件,让汽车的连接和支撑更加的牢固,使用的周期更加的长,在B柱部件使用的时候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依靠密封连接套,可以更好的让B柱部件的局部应力更加的紧凑,让汽车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上连接杆,11为上连接杆轴瓦,12为下连接杆轴瓦,2为下连接杆,3为密封连接套,31为上连接套,32为下连接套,4为压缩部件,41为活套内环,42为伸缩顶针,43为内支撑杆,5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新能源汽车用B柱部件,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分为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所述的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之间依靠密封连接套3上的螺栓5进行连接,在上连接杆1的上端面设置有压缩部件4,在所述的下连接杆2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杆轴瓦11和下连接杆轴瓦12,所述的上连接杆轴瓦11和下连接杆轴瓦12相互对称设置在下连接杆2的下端,且上连接杆轴瓦11和下连接杆轴瓦12依靠连接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世达新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世达新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6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