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0647.2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斌;曾颖;杨汉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太湖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H1/04;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储振 |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垃圾 收集 机器人 | ||
1.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层船体(30),设置于下层船体(30)上的压缩机构(10),垃圾提升装置(70),上层船体(20),装配于上层船体(20)尾部的执行末端(60),设置于下层船体(30)两侧的驱动明轮(50),以及用于收集被压缩机构(10)执行压缩处理后所形成的垃圾渣并具敞口的盛渣装置(40);
所述上层船体(20)嵌设倾斜设置的垃圾提升装置(70),所述垃圾提升装置(70)的下端部分浸没入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末端(60)包括:
第一驱动杆(68),与第一驱动杆(68)同轴配置的第一支架(621),第二支架(611),万向联轴器(63),与第二支架(611)连接的纵杆(64),及配置在纵杆(64)末端的收集部;
所述收集部由四片相互垂直设置的格栅(65)组成,所述格栅(65)开设与纵杆(64)的延伸方向垂直布置的通孔(651);所述第一支架(621)设置垂直设置的定位杆(62),所述第二支架(611)配置垂直设置的第二驱动杆(61),定位杆(62)的末端设置第一半圆齿轮(622),第二驱动杆(61)的末端配置与第一半圆齿轮(622)啮合的第二半圆齿轮(612);所述万向联轴器(6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杆(68)与纵杆(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64)套设一套筒(652),所述格栅(65)纵向布置于套筒(652)的外环面,所述套筒(652)的末端设置用于限制套筒(652)纵向移动的固定圆盘(67),所述固定圆盘(67)配置若干纵向延伸入套筒(652)端面的螺栓(671);
所述第一驱动杆(68)通过万向联轴器(63)及纵杆(64)整体驱动收集部沿第一轴方向(641)作轴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杆(61)通过驱动第二半圆齿轮(612)的水平转动,以通过第一半圆齿轮(622)与第二半圆齿轮(612)的啮合,整体驱动第二支架(611)、纵杆(64)和收集部在水平方向上作水平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64)在水平方向内摆动的角度为20~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10)包括:
底座(105),自底座(105)垂直延伸设置的框架(101),设置于框架(101)顶部的两个第一油缸(102),所述第一油缸(102)的底部设置垂直压缩推板,第一挡料板(107),水平压缩推板(114),驱动水平压缩推板(114)作水平移动的第二油缸(104),与第一挡料板(107)平行设置且能够上下运动的第二挡料板(108),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沥水机构,所述沥水机构的底部水平横向向外延伸设置排水管(116),所述第二挡料板(108)设置呈矩形的排渣口(41);
所述盛渣装置(40)设置于下层船体(30)中并开设与所述排渣口(41)匹配的入渣口(49);所述垃圾提升装置(70)的顶部延伸过第一挡料板(1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与框架(101)固定设置的罩壳(103),设置于罩壳(103)底部的水箱(133),延伸至水箱(133)内部的排水管(116),以及内侧网板(113);
其中,所述水箱(133)的对向内侧底部开设若干排水孔(1331),所述内侧网板(113)开设若干规则布置并呈圆形的滤水孔(1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提升装置(70)包括:
主动轴(73),第一从动轴(711),第二从动轴(72),以及套设在主动轴(73),第一从动轴(711)及第二从动轴(72)外侧并循环转动的输送带(75);所述输送带(75)的外表面设置均匀间隔布置的若干提升板(77);所述输送带(75)靠近提升板(77)的一侧设置一排透水孔(7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太湖学院,未经无锡太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0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