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产生形变的激光雷达组件及包括其的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7230.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蔡理庄;郑卓斌;王立磊;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 | 分类号: | G01S17/9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形变 激光雷达 组件 包括 移动 机器人 | ||
一种可产生形变的激光雷达组件及包括其的移动机器人,激光雷达组件包括雷达上盖、激光雷达、弹性部件、碰撞感应件、雷达底座,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雷达底座上,雷达上盖可活动地安装在雷达底座上,并且雷达上盖位于激光雷达的上方,碰撞感应件安装在雷达底座上,弹性部件一端连接雷达上盖,另一端连接雷达底座,碰撞感应件用于检测雷达上盖相对雷达底座产生了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雷达上盖和雷达底座之间设置碰撞感应件可以有效检测激光雷达组件是否受到了外力,并且雷达上盖和雷达底座之间设置弹性部件可以在外力消失后将雷达上盖复位,提高配有这种激光雷达组件的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雷达领域,尤其涉及可以产生形变的激光雷达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人们对生活便利性要求不断的提高,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受世界用户所喜爱,各种类型的,各种功能型的智能机器人都层出不穷,如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洒水喷药机器人。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对于生活便利性的提升越来越明显,客户对于家用移动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非干预化的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工作时要求不仅能够在开阔区域实现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工作能力,同时也需能在复杂的家居环境条件下工作,譬如沙发等家具底部进行清洁。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沙发及部分家具底部状况复杂,在移动机器人进入这部分狭小区域工作时,突起的激光雷达组件很容易因为家居矮小的底部碰阻卡住难以脱困,因此,突起的激光雷达组件具备感知功能对扫地机的狭小区域脱困犹显示得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产生形变的激光雷达组件,激光雷达组件包括雷达上盖、激光雷达、弹性部件、碰撞感应件、雷达底座,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雷达底座上,雷达上盖可活动地安装在雷达底座上,并且雷达上盖位于激光雷达的上方,碰撞感应件安装在雷达底座上,弹性部件一端连接雷达上盖,另一端连接雷达底座,碰撞感应件用于检测雷达上盖相对雷达底座产生了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使激光雷达的检测范围更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雷达组件还包括雷达马达,雷达马达用于驱动激光雷达旋转。
进一步地,为了让碰撞感应件不仅能检测水平方向的运动还能检测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碰撞感应件是相对雷达上盖倾斜的。
进一步地,为了让碰撞感应件不仅能检测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检测同样灵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撞感应件是相对雷达上盖倾斜角度是四十五度。
进一步地,为了让弹性部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具有回弹的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是弓形弹片,弓形弹片包括弹片上端、弹片中部和弹片下端,雷达上盖上有弹片上端安装部,雷达底座上有弹片下端安装部,弹片上端固定安装在弹片上端安装部,弹片下端固定安装在弹片下端安装部,弹片中部具有弹性。
进一步地,为了让激光雷达组件能够检测到来自多个方向的碰撞,并且使弹性部件的分布能够对称平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的数量是两个以上,碰撞感应件的数量是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为了让雷达上盖在雷达底座上的运动是有限度但是又不会脱落,并且可以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均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雷达上盖的边缘有限位孔,雷达底座的上方有限位柱,限位孔可以绕着限位柱运动,限位柱包括位于上方的帽盖,位于帽盖的杆部,帽盖用于限制限制限位孔不会从限位柱上脱落,从雷达底座中露出的杆部的长度大于限位孔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主体、行走组件和上述的激光雷达组件,所述激光雷达组件位于机器主体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7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