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6191.2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飞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B25J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巡逻 救援 多功能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包括机身、行走组件,所述机身内设有储物仓,所述机身的前端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摄像头、设于摄像头两侧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支撑台上的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机身的两侧设有天线信号器,所述天线信号器通过支撑臂与机身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具有摄像头、数据采集器、天线信号器,摄像头拍摄现场画面、数据采集器能进行现场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并可无线回传数据,同时配有储藏室,可用于存放食物、水、药品等物资,多功能组合适用于自然灾害后幸存者探寻和搜救等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后,一般的救援工作是通过相应人员进行搜救,以寻找幸存者,对灾后救援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采用人员搜救的方式效率低,且受灾后环境不可预测,无法监测环境受灾情况,可能会对搜救人员造成人体危害,因此需要一种巡逻和救援结合的多个功能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摄像头、数据采集器、天线信号器及配有储藏室,多功能组合适用于自然灾害后幸存者探寻和搜救等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包括机身、行走组件,所述机身内设有储物仓,所述机身的前端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摄像头、设于摄像头两侧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支撑台上的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机身的两侧设有天线信号器,所述天线信号器通过支撑臂与机身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器顶部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长度大于数据采集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气体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气体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80c51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后转轮和前链轮构成,所述前链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圆面的履带。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后部设有两指示灯,所述两指示灯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下方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储物仓的橡胶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前部设有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机身内还包括用于向整体供电的充电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具有摄像头、数据采集器、天线信号器,摄像头拍摄现场画面、数据采集器能进行现场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并可无线回传数据,同时配有储藏室,可用于存放食物、水、药品等物资,多功能组合适用于自然灾害后幸存者探寻和搜救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巡逻救援多功能机器人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数据采集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凹槽,3-支撑台,4-支撑座,5-摄像头,6-数据采集器,7-天线信号器,8-支撑臂,9-前链轮,10-主动轮,11-从动轮,12-履带,13-照明灯,14-指示灯,15-橡胶密封盖,16-防护盖,20-单片机,21-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23-CO2气体传感器,24-超声波传感器,25-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飞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飞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6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