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6186.1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邹玉春;陈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的下部为上模圆台,上模圆台中部设置为上模芯凸台,上模芯凸台外围为内凹平面,内凹平面外围设置为锥面,圆台底端面还开有一圈撕边槽Ⅰ,上模上开有贯通至内凹平面的注胶口,注胶口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中模是中空的圆柱形,中模的中空部是由减震器侧面成型台阶和上模定位台阶构成,中模底部还设置有下模定位台阶;下模的上部为下模圆台,下模圆台中部为下模芯凸台,下模芯凸台外围为减震器内管插槽,下模圆台的上端面还开有一圈撕边槽Ⅱ。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模具的结构,解决了现有装载机减震器成型模具存在的易偏心、修边难和开模时容易拉伤产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装载机减震器一般是由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构成,上半部份为承受下压力的部件,下半部份为承受上拉力的部件,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装载机减震器产品的成型需要用到成型模具,产品模具设计方案有很多种,一般需要从产品的特性等诸多方面来考虑选择分模面及模具结构。装载机减震器的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是分开成型,现有装载机减震器上半部分的成型模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模具无产品的中心定位功能,很容易出现偏心的情况;2、注胶成型后,需要用剪刀或是刀片对毛边进行修理,存在修边难的问题;3、模具的注胶口设计较大,开模时容易拉伤产品,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装载机减震器上半部份的减震器成型模具,通过合理设置模具的结构,解决了现有装载机减震器成型模具存在的易偏心、修边难和开模时容易拉伤产品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上模圆台,上模圆台中部设置为用于与减震器内管上端配合定位的上模芯凸台,上模芯凸台外围为用于成型减震器上端面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外围设置为锥面,靠近锥面底边的圆台底端面还开有一圈撕边槽Ⅰ,上模上开有贯通至内凹平面的注胶口,注胶口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
所述中模是中空的圆柱形,中模的中空部是由减震器侧面成型台阶和上模定位台阶构成,中模底部还设置有下模定位台阶;
所述下模的上部为上小下大的下模圆台,下模圆台中部为用于与减震器内管下端配合定位的下模芯凸台,下模芯凸台外围为减震器内管插槽,下模圆台的上端面还开有一圈撕边槽Ⅱ。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胶口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圆台与下模圆台的底面直径、锥度均不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同时利用上模及下模上设置的上模芯凸台和下模芯凸台定位减震器内管,防止产品偏向一边,解决了偏心的问题。
2、在上模及下模的合适位置均增加了撕边槽,产品硫化出来直接用手就可以撕掉飞边,无需再借助剪刀和刀片,解决了修边难的问题。
3、注胶口设计成倒八字,能够有效防止开模时将产品拉伤。
4、上模、下模与中模的配合角度设计不一样,防止了上模装到下模位置,下模装到上模位置的情况发生。
5、模具从产品倒角下端分模,让产品上端在上模上,避开了装配平面,不会影响到装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减震器成型模具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减震器成型模具使用状态图。
图2: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之上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6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