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9174.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敏;颜毅;邱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1/22;F15B13/06;E01H1/0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余文祥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扫路车 液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属于扫路车技术领域。它包括液压泵、液压油箱、进油管、回油管和执行模块,所述的进油管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的回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所述的执行模块内设有若干个执行油缸。取消了传统扫路车液压系统中的所有节流调速阀,各个执行油缸的运动速度通过可调流量换向阀一个液压元件来完成,降低了系统成本,根据各个执行油缸的溢流压力的实际需求,通过可调压力溢流阀能够使各执行油缸运动到位后的憋压过程以实际标定的溢流压力值来产生功耗,相比传统系统以最大压力值来产生功耗,大大减小了功率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路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蓝天保卫战、美丽乡村等政策的出台,城市、城镇及乡村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道路需要清扫保洁,工作量不断加大,而人力清扫作业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以扫路车、洗扫车为代表的机械化清扫作业方式受到快速推广。
近年来,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纯电动扫路车的应用在未来市场将逐步成为环卫车市场的主角。纯电动车对整车的功耗比较敏感,因此,不断提高整车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扫路车的液压系统通常是一个总的油源阀控制多个执行机构,各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再通过节流调速阀来实现,各个执行机构的最大工作压力由总油源阀设定为一个统一的额定值。
传统扫路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设定,且以各执行机构实际所需工作压力的最大值作为标定值,一般为垃圾箱举升所需的工作压力。各执行机构在运动到位时液压系统不会立即卸荷,而是会有一个短时间的憋压过程。液压系统在憋压过程中实际是在做无用功,能量以发热的形式消耗掉了。由于各个执行机构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均不相同,且各个执行机构实际所需的工作压力都远小于垃圾举升所需的压力值即系统设定的额定值,因此各执行机构运动到位时的憋压过程以远大于自身实际所需压力的系统设定值来做无用功即发热消耗,功率损耗较大。
传统液压系统的设计流量以各个执行机构实际所需的最大值作为设计值,一般为垃圾箱举升所需的流量值。各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通过节流调速阀来实现速度调节,因各执行机构实际所需流量都远小于垃圾箱举升所需的流量即液压系统设计流量,因此每个执行机构都需要增加一个节流调速阀,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了系统成本,且车辆出厂时需对每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进行手动调节到设计值,增加了车辆的调试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油箱、进油管、回油管和执行模块,所述的进油管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的回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所述的执行模块内设有若干个执行油缸,所述液压泵输出端与进油管之间并联设有可调压力溢流阀和可调流量换向阀,所述的执行油缸与进油管和回油管之间设有电磁换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中,所述的可调压力溢流阀为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的电比例溢流阀一端与进油管相连,另一端与回油管相连,所述的电比例溢流阀的压力值通过控制电比例溢流阀的电流值DT0进行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中,所述的可调流量换向阀为电比例电磁阀,所述的执行油缸的工作流量通过电比例电磁阀上电磁铁DT1的电流值进行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扫路车液压系统中,所述的执行模块包括若干一号执行机构、若干二号执行机构和若干三号执行机构,所述的一号执行机构内设有一个执行油缸,所述的二号执行机构和三号执行机构内均设有两个执行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9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