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3995.9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泳炜;费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张盛楚;李小花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桥厢用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属于电梯领域。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通过插轴转动相连;底板和顶板上均开设有滑槽,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滑槽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的内壁相抵;其中,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连接有弹力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内的第一弹簧对滑块起到推力的作用限制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减小震动,采用气压的方法能够减小刚性冲击带来的震动,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也同样起到了缓冲效果,实现减震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在众多的楼宇设备中,电梯是人们进入楼宇首先使用到的人机交互机电设备,人们在追求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的同时,也更注重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然而现有的电梯,在停止时桥厢减震效果不佳,不够稳定,影响人们使用的舒适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梯桥厢在停止时的减震效果,增强其稳定性,而提出的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通过插轴转动相连;
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的内壁相抵;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连接有弹力件。
优选的,弹力件包括
第一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与第二转动杆转动相连;
第一推杆,用于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且所述第一推杆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密封壳体内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密封壳体密封滑动相连;
所述插轴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壳体,所述第二密封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与底板贴合;
所述第一密封壳体与第二密封壳体通过气管密封相连;
还包括套接在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一推杆上的第二弹簧以及套接在第二推杆上的第三弹簧;
所述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一推杆上均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夹板相抵,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压板和挡板相抵。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块与滑杆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滑杆上。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槽内壁滚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桥厢用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滑槽内的第一弹簧对滑块起到推力的作用限制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减小震动,采用气压的方法能够减小刚性冲击带来的震动,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也同样起到了缓冲效果,保证桥厢平稳运行,减轻桥厢在电梯运行(特别是速度较高)时产生的振动问题、实现减震功能的同时,提高电梯的舒适性,增强乘客的搭乘体验。可适用于桥厢桥底或桥顶的减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3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镜管的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避震安全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