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6742.9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2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王永强;吴武通;刘江海;程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30/06;F24H4/02;F24H9/2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汪贺玲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 源热泵 回收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出气口连接流化床机组的进风口,所述流化床机组的出风口处连接有除尘柜,所述除尘柜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过滤器连接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出口与泵站连接,所述泵站的出口处连接到所述流化床机组中。本实用新型将排出的热风经过两次过滤后,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低温余热,使热泵产生热水来清洗流化床机组,有效的将排出的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低温余热资源,总量很大,由于技术和装备的落后,导致大部分的低温余热资源排入空气中。制药厂干燥药粒后的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量的余热资源不仅浪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720568U公开了一种废水废气低温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利用不断补充及排出的废气废液作为低温热源,回收了废水废气中的余热。但该技术中仍有不足,不断补充及排出废气废液作为低温热源时,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欠缺;废气废水作为低温热源时,其流速对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较大,而该技术中对废气废水的流速控制不明确。
鉴于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余热利用系统,使排出的余热资源循环利用,避免余热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清洗干燥设备所用的蒸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以及废气废水流速控制不明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出气口连接流化床机组的进风口,所述流化床机组的出风口处连接有除尘柜,所述除尘柜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过滤器连接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出口与泵站连接,所述泵站的出口处连接到所述流化床机组中。
优选的,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流化床机组、除尘柜、离心风机、过滤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和泵站分别通过排风管道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过滤器之间的排风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过滤器之间、且距离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0.8~1.5m处的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包括翅片蒸发器,所述翅片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到旋涡压缩机中,所述旋涡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到套管冷凝器的上端,所述套管冷凝器的下端通过电子膨胀阀连接到所述翅片蒸发器中。
优选的,所述套管冷凝器的管间空腔上连通有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的冷却水从所述套管冷凝器的下端进入到所述套管冷凝器的管间空腔,然后从所述套管冷凝器的上端流出进入到所述保温水箱中。
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泵站连接到所述流化床机组的清洗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过滤器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换热器和除湿器。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未经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