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6742.9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2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王永强;吴武通;刘江海;程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30/06;F24H4/02;F24H9/2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汪贺玲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 源热泵 回收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的出气口连接流化床机组(2)的进风口,所述流化床机组(2)的出风口处连接有除尘柜(3),所述除尘柜(3)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离心风机(4),所述离心风机(4)的出风口通过过滤器(6)连接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的出口与泵站(8)连接,所述泵站(8)的出口处连接到所述流化床机组(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流化床机组(2)、除尘柜(3)、离心风机(4)、过滤器(6)、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和泵站(8)分别通过排风管道(5)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与过滤器(6)之间的排风管道(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与过滤器(6)之间、且距离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0.8~1.5m处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7)包括翅片蒸发器(9),所述翅片蒸发器(9)的出口连接到旋涡压缩机(10)中,所述旋涡压缩机(10)的出气口连接到套管冷凝器(11)的上端,所述套管冷凝器(11)的下端通过电子膨胀阀(13)连接到所述翅片蒸发器(9)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冷凝器(11)的管间空腔上连通有保温水箱(12),所述保温水箱(12)的冷却水从所述套管冷凝器(11)的下端进入到所述套管冷凝器(11)的管间空腔,然后从所述套管冷凝器(11)的上端流出进入到所述保温水箱(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12)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泵站(8)连接到所述流化床机组(2)的清洗端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4)的出风口通过过滤器(6)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回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包括换热器和除湿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未经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