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出料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6387.5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和精英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4;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共和第三工业区H区第一栋(在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出料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出料注塑模具,其包括动模及定模,定模连接有第一定芯块及第二定芯块,动模连接有第一动芯块及第二动芯块,第一定芯块开设有第一定成型槽,第一动芯块开设有第一动成型槽,第一动芯块与第一定芯块合模对连接盘成型,第二定芯块固定有第二定型芯,第二动芯块开设有第二动成型槽,第二定芯块与第二动芯块合模对圆盘成型,第二动芯块及第一动芯块靠近定模的端面同时开设有主流道,主流道两端分别与第一动成型槽及第二动成型槽连通,当动模与定模合模时,主流道与定模的注射口连通。模具可同时对连接盘及圆盘进行成型,此时加工出的圆盘及连接盘的数量保持一致,且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计数,从而使加工的过程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出料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手机保护套是包覆于手机外侧,用于保护手机不易被划伤,手机保护套在成型时通常是直接利用注塑模具进行成型的,同时为了使手机的拿取更加方便,通常会在手机保护套背面加装扣环。
现有一种手机保护套,其壳体背面使用螺栓连接有圆盘8,圆盘8同轴贯穿有连接孔,圆盘8远离壳体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盘7,连接盘7靠近圆盘8的端面同轴固定有若干挂钩71,挂钩71穿过连接孔勾持于圆盘8远离连接盘7的端面,连接盘7远离圆盘8的端面还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扣环的两个插口82。
现有的模具通常是对圆盘及连接盘分别进行加工的,此时在加工时需要分别确定圆盘及连接盘的数量,否则会出现两者数量出现差别而无法拼合的情况,此时在对连接盘及圆盘进行加工时还要人工进行计数,从而导致连接盘及圆盘的生产过程较为麻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出料注塑模具,在加工圆盘及连接盘时,不会出现圆盘及连接盘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从而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计数,使圆盘及连接盘的加工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出料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及定模,所述定模连接有分别对连接盘及圆盘进行成型的第一定芯块及第二定芯块,所述动模连接有第一动芯块及第二动芯块,所述第一定芯块开设有第一定成型槽,所述第一动芯块开设有第一动成型槽,所述第一动芯块与第一定芯块合模对连接盘成型,所述第二定芯块固定有第二定型芯,所述第二动芯块开设有第二动成型槽,所述第二定芯块与第二动芯块合模对圆盘成型,所述第二动芯块及第一动芯块靠近定模的端面同时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端分别与第一动成型槽及第二动成型槽连通,当动模与定模合模时,所述主流道与定模的注射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注塑模具进行加工时,一次注塑就可实现连接盘及圆盘的成型,此时不再需要分别计数连接盘及圆盘的数量,就可保持加工出的圆盘与连接盘的数量保持相同,从而使圆盘及连接盘的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连接有将连接盘及圆盘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与动模滑移连接的推板及驱动连接盘与圆盘移动的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杆的另一端分别插入第二动成型槽及第一动成型槽内,且所述顶出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盘及圆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脱模时利用顶出杆对连接盘及圆盘施力,使连接盘及圆盘更易从动模上脱离,从而使下料的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连接有对插口进行成型的两个第一抽芯机构,所述第一抽芯机构包括用于成型插口的第一成型块、与第一成型块连接的第一滑杆及对第一滑杆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动芯块靠近定模的端面贯穿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杆插置于第一滑移槽内滑动,且所述第一成型块固定于第一滑杆靠近定模的端面,所述第一滑移槽远离定模的一端朝向其加工的插口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于推板靠近动模的端面,所述第一导向块端面开设有平行于加工的插口的轴线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滑杆远离定模的一端置于第一导向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和精英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共和精英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