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5461.1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伟;赵又群;张陈曦;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02 | 分类号: | B60B9/02;B60B9/06;B60B9/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减震 车轮 结构 | ||
1.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型轮毂、齿条型轮辋、弹性板组合结构、承载弹簧以及橡胶轮胎,所述橡胶轮胎包裹于所述齿条型轮辋外侧;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由两个呈圆弧形状的弹性板首尾相接构成“0”型结构,所述弹性板两头设有螺栓孔,中间内侧位置有销耳用以连接承载弹簧;所述齿条型轮毂的外周与齿条型轮辋的内周分别沿周向一一对应设置一圈螺栓孔对,弹性板两头的螺栓孔对应嵌入螺栓孔对中,螺栓穿过螺栓孔对及其中的螺栓孔固定,实现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板组合结构的两端连接固定齿条型轮毂与齿条型轮辋构成车轮整体;车轮自然状态通过周向均匀分布弹性板组合结构和承载弹簧的弹性拉伸张紧保证轮毂与轮辋相对位置固定,车轮受力时,所受到的横向力与径向力经过橡胶轮胎通过弹性板弯曲变形和承载弹簧的拉伸变形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型轮毂、齿条型轮辋为镁铝合金材料制成,周向均匀分布12组螺栓孔对,螺栓孔轴线位于车轮对称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型轮辋内壁外檐光滑且外部具有挡圈结构,通过与所述橡胶轮胎密封接触,实现所述橡胶轮胎和齿条型轮辋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为螺旋弹簧或环形弹簧,两端均带有用以连接的钩子,其中,所述承载弹簧通过两端钩子套钩于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中部的销耳上,车轮自然状态下处于拉伸悬挂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为弹簧钢制成的螺旋弹簧,内径大于所述销耳的长度1-3cm,但不大于所述弹性板最大宽度,自由长度小于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中销耳距离3-6cm,拉伸悬挂在销耳上,安装时保持承载弹簧的预紧力在0.5-1k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为等厚度弯曲结构,厚度在1-2cm,材料为弹簧钢,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的顶部位置螺栓孔直线距离的厚度小于所述齿条型轮毂和齿条型轮辋对应位置的螺栓孔对轴线距离0.5-1cm,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板预紧拉力在1-2kN,装配在车辆上时,所述弹性板弯曲变形在0.2-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为两个完全一样的弹性板通过首尾螺栓孔连接而成,弹性板中间腰部位置设有对应的相同销耳结构,且销耳轴线距离在自由状态下为15-20cm,所述弹性板相对发生弯曲变形时不发生干涉,且在车轮周向方向上相邻弹性板组合结构间留有至少2cm的安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54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的切割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布料机的清洗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