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230.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2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兵;梅笑隐;林麒;苏哲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H05H1/24;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介质 阻挡 放电 等离子体 激励 型进气道 | ||
1.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所述进气道本体沿进气方向向第一方向弯曲,其弯曲部分形成弯道;
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
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布设于进气道本体进气口处迎向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所述弯道的上游部分迎向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及所述弯道的下游部分背对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包括:
第一柔性绝缘介质层,其具有面向进气通道的第一表面和背离进气通道的第二表面;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其设置于第一柔性绝缘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并祼露于进气通道;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设置于第一柔性绝缘介质层的第二表面上;和
第二柔性绝缘介质层,其具有覆盖第二电极的第三表面和贴覆于通道内壁的第四表面;
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分别与激励电源的两极电连接,所述激励电源为交流电源或脉冲电源;
所述第二电极在进气通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有部分不被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极在进气通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不被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的部分位于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沿进气方向的前方,以形成顺流向诱导气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极在进气通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不被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的部分位于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沿进气方向的后方,以形成逆流向诱导气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极在进气通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不被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的部分位于第一电极在进气道法线方向上的投影沿进气方向的前方和后方,以在顺流向和逆流向均形成诱导气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中,第一柔性绝缘介质层的展向为进气通道的宽度方向。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如在进气道本体进气口处迎向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所述弯道的上游部分迎向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和所述弯道的下游部分背对第一方向的通道内壁之任一位置布设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为至少两个,则彼此沿进气方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励电源的输出电压、激励频率和/或占空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进水、防干烧功能的保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