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厂中的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6113.8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陈李;张桂勇;刘辉;吴志飞;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1/04 | 分类号: | G01C11/04;G05D1/02;G06T7/60;F16M11/04;F16M11/28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 地址: | 11602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厂 中的 智能 监测 系统 | ||
一种用于船厂中的智能监测系统,属于船舶建造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纵梁上的纵向驱动装置和设置在横梁上的横向驱动装置、顶部监测设备、底部监测设备、地底导航磁钉,底部监测设备上的磁导航传感器检测磁钉的磁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终端控制在导航磁钉的一定轨迹下运动,通过计算机处理终端控制纵梁、横梁的移动实现顶部监测设备移动。该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底部监测设备、顶部监测设备的配合,可将船厂内各个环境下的建造过程进行监测,提升船厂内建造过程透明度;并且智能监测过程人员要求低、不需要进行复杂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厂中的智能监测系统,属于船舶建造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工业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各大工业行业为提升产能的有力推手。对船舶制造业而言,构建船厂已成为行业升级转型的有效途径。而在船厂内部,存在着很多监测过程,比如建造进度的监测、安全的监测等。就建造进度的监测而言,由于船厂的发展要求,传统监测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需要专门的人员监测、存在着大量数据需要人工处理、安全性不佳等。而在船厂的要求下,人员的减少、数据的处理、安全的保障等弊端必须得以解决。如何在保证船厂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解决传统监测的弊端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船舶建造过程中传统监测方法需要专门人员监测、数据处理繁杂、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船厂中的智能监测系统,以用于船厂构建时实现智能监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厂中的智能监测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纵梁 上的纵向驱动装置和设置在横梁上的横向驱动装置,在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位于纵梁上的两个纵向驱动装置的纵向壳体,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顶部监测设备、多个底部监测设备和地底导航磁钉;所述纵梁上设有纵向轨道和纵向齿条,由纵向电机经纵向减速器、纵向轴驱动的纵向驱动齿轮与纵向齿条啮合、纵向滚轮位于纵向轨道的滑槽中。
所述横梁上设有横向轨道和横向齿条,由横向电机经横向减速器、横向轴驱动的横向驱动齿轮与横向齿条啮合、横向滚轮位于横向轨道的滑槽中。
所述顶部监测设备包含上升降装置和上工业相机,上升降装置的上丝杠连接上工业相机,中空连接杆通过连接盘固定在横向驱动装置的端部。
所述上升降装置的中空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与上丝杠匹配的上丝母,上丝母的外周设有与由上步进电机驱动的上齿轮啮合的齿。
所述地底导航磁钉敷设于地面基础中,底部监测设备通过磁导航传感器实时传递位置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终端控制底部监测设备的运动。
所述底部监测设备、顶部监测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处理终端连接,底部监测设备上的下工业相机、顶部监测设备上的上工业相机拍摄照片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传递给计算机处理终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判断以达到智能监测。
所述底部监测设备的底座通过下升降装置连接下平台板,下平台板上设有下工业相机和红外感应设备,底座上设有磁导航传感器以及由行走电机驱动的麦克纳姆轮。
所述下升降装置的底座上设有空心立管,空心立管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与下丝杠匹配的下丝母,下丝母的外周设有与由下步进电机驱动的下齿轮啮合的齿。
所述底部监测设备上的四个麦克纳姆轮通过计算机控制终端控制驱动对应行走电机的正转、反转及动力供给,实现底部监测设备的全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6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