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上下循环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2700.1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戴健飞;柯玉理;李庆光;戴帝水;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52;B65G3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上下 循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工位上下循环产线,包括有工位夹具载台、上层模组、下层模组、传递模组和升降模组,上层模组与下层模组分层设置,升降模组设置于靠近上层模组与下层模组的端部位置,传递模组滑动连接于升降模组上,且升降模组能够带动传递模组上下移动,从而将工位夹具载台在上层模组与下层模组之间循环传输。上层模组位于上方,方便提供实际生产所需工位,产品可随着工位夹具载台在上层模组工位上实现各工序的顺序生产制造;通过下层模组、传递模组与升降模组的设置,能够将移动至上层模组末端的工位夹具载台移动至下层模组,再通过下层模组将工位夹具载台传输至上层模组的起始端,形成循环,能适应多工位较长路径,且能够高效快速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上下循环产线。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环形生产线中,多工位循环运动平台被广泛应用,且在应用形式上要求越来越复杂多变,常用的传统的多工位环形生产线有三类,一类为旋转伺服电机配合同步带驱动,同一根同步带连接多个不同工位的工位夹具载台,实现循环移动,这种结构定位精度不高,且各个工位没有独立性,不可单独移动,无法实现分流。另一类为直线电机驱动,配合环形导轨,磁铁环形分布,各个工位分布设有一个动子,通过对各个动子的单独控制,随环形导轨循环移动工位夹具载台,这种结构虽然可实现各工位独立控制,但线缆连接复杂,且受连接线缆的约束,每个工位同样不能脱离自身锁在的环形线外,也无法实现分流,难以自由拼接及适应多样化产线搭建。第三种是动磁式直线电机环形线,同样是有直线电机配合环形导轨使用,不同的是各工位夹具载台上搭载的是直线电机磁轨,直线电机线圈固定,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驱动直线电机磁铁,带动各工位夹具载台移动,这类环形线优势在于线缆可以固定,工位夹具载台没有线缆跟随,可以随意分流,但线圈需要布满整个环形产线,且需要解决拼接点位置反馈偏差,程序控制复杂,定制成本高,价格昂贵,尤其是在起始工位与末端工位距离末端工位较远的情况下,夹具载台在到达工位末端后需要返回起始工位,需要很长的输送距离,而全程利用线圈布满实现工位的返回,产线制造成本更高,且更加浪费能源。
如申请号为201821335361.1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环形生产线多工位控制系统,包括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逆时针固定安装有下料工位、上料工位、校正工位、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固定安装在环形导轨的一侧,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固定安装在环形导轨的另一侧,且校正工位位于环形导轨的一侧弧顶位置;所述下料工位、上料工位、校正工位、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安装个光电开关。
随着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线复杂程度会原来越高,单一产线工位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产线循环的路径也会越来越长,降低循环产线的制造成本也就提高生产线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故需要提供一种性价比高,能适应多工位较长路径,且能够高效快速循环的多工位循环生产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上下循环产线,能够将移动至上层模组末端的工位夹具载台移动至下层模组,再通过下层模组将工位夹具载台传输至上层模组的起始端,形成循环,能适应多工位较长路径,且能够高效快速循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2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酸提取与PCR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能够多向分流的循环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