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8320.2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军龙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时寅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承托 保护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正面带有凹陷部(11)的主体(1),所述凹陷部(11)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部分的头部,所述凹陷部(11)至少具有和使用者的下巴形状相似的下巴支撑部(111);贯通地形成于所述凹陷部(11)上的至少能够容纳使用者鼻部的缺口(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可以在使用者正趴睡觉时为其提供良好的头颈部支撑,且可以限定使用者头部位置,使其头部不能够任意扭动,以避免趴睡时造成颈椎扭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头颈部的承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一些情况下会采取俯卧位睡眠,比如许多中小学生、办公室人员等在午休时由于没有合适的空间躺下,往往会趴在桌子上。一部分人采用手臂作为支垫,或正趴以额头支撑,或侧趴以脸部支撑,这都会造成手臂麻木和头颈扭曲疲劳。另一部分人将靠垫平放于桌子上,然后或正趴或侧趴地卧于靠垫上,但是由于靠垫柔软且不透气,长时间的趴卧导致颈椎旋转变形,肌肉僵硬,且会感到呼吸不畅。此外,在做保健按摩、刮痧拔罐等时,一般的按摩床面部是一个圆形或长条形的空洞区,以供呼吸,由于没有对头颈部良好的贴合支撑,长时间也会感觉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
正面带有凹陷部的主体,所述凹陷部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部分的头部,所述凹陷部至少具有和使用者的下巴形状相似的下巴支撑部;
贯通地形成于所述凹陷部上的至少能够容纳使用者鼻部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可以在使用者正趴睡觉时为其提供良好的头颈部支撑,且可以限定使用者头部位置,使其头部不能够任意扭动,以避免趴睡时造成颈椎扭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巴支撑部形成于所述主体的末端,以使得所述凹陷部和外界空间通过所述下巴支撑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可以够适应于不同脸型的人,即脸型较短的人的下巴能够被全部容纳于凹陷部的下巴支撑部中,脸型较长的人的下巴偏上部分能够被容纳于上述凹陷部的下巴支撑部中,下巴偏下部分能够延伸至外界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包括具有和使用者的前额形状相似的前额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巴支撑部和所述前额支撑部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的前额支撑部和下巴支撑部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因此能够更好的防止使用者在正趴睡觉时不自觉的扭动头部,以避免使用者的颈椎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自上而下地倾斜,且所述下巴支撑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最低处,所述前额支撑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最高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承托保护装置促使使用者在正趴睡觉时其额头部分高于下巴部分所处的位置,以防止使用者低头过深而导致颈椎被拉长变形,同时也可以保持使用者呼吸通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在至少能够容纳使用者鼻部的所述缺口的两侧对称地形成凸出的颧骨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在所述颧骨支撑部的远离所述缺口的外侧对称地形成倾斜的侧脸支撑部,所述侧脸支撑部的最高处相较于所述颧骨支撑部高4~6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呈“T”形,以使其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鼻部和眼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呈“工”形,以使其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鼻部、眼部以及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军龙,未经吴军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8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