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501.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新;黄凤先;王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自动 套管 端子 | ||
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包括同步带输送装置,线圈产品放置在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上,根据所述线圈产品在同步带输送装置上的移动方向,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套管机构、打端子机构、切线机构、点锡机构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输送带同步运行的产品夹手;本方案设计的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可对线圈头部依次完成套管、打端子、切线、点锡以及加热工作,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整体运行稳定,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工作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
背景技术
电磁炉加热线圈在组装之前需要对线圈头端进行加工,如套管、打端子、点锡固定端子、切线、加热线圈等;这些加工过程可以可组成一条流水线作业,如人工作业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打端子机,包括同步带输送装置,线圈产品放置在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上,根据所述线圈产品在同步带输送装置上的移动方向,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套管机构、切线机构、打端子机构、点锡机构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输送带同步运行的产品夹手;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套管送料装置、套管切料装置、线圈定位装置以及线圈套管装置;所述套管送料装置包括料卷轮、导向辊以及送套管装置,所述套管卷绕在所述料卷轮上并经过所述导向辊和所述送套管装置;所述套管切料装置包括切刀,所述切刀可上下升降设置,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送套管装置前端;所述线圈定位装置包括线圈夹爪,所述线圈夹爪可上下升降设置;所述线圈套管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夹块,同时两个夹块上开设有对称的圆弧槽,两个圆弧槽拼接组成第一定位孔;所述打端子机构包括端子送料装置、线圈定位装置以及线圈端子组装装置;所述端子送料装置包括振动盘以及连接所述振动盘的送料轨道;所述线圈定位装置包括线圈夹爪以及连接所述线圈夹爪的夹爪气缸,所述夹住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与第一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线圈端子组装装置包括静音端子机和组装治具板,所述组装治具板设置在所述静音端子机的下方,所述组装治具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送料轨道对应设置;所述切线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切刀以及下切刀,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上下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内侧,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上模板都固定在上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连接上下升降气缸;所述点锡机构包括点锡装置、检测装置以及线圈头部定位装置;所述点锡装置包括点锡头,所述点锡头连接三轴驱动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位于所述点锡头上侧;所述线圈头部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点锡头下侧的顶升模块,所述顶升模块的上方设置有夹线模块;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线圈固定装置和线圈加热装置;所述线圈固定装置包括下垫板和上压板,所述线圈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枪,所述热风枪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上下对应设置。
优选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夹块设置在安装板上并分别连接左右两个夹紧气缸,所述安装板连接第二升降气缸作用端,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连接前后平移丝杠模组;所述线圈夹爪连接夹爪气缸作用端,所述夹爪气缸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气缸固定板与第三升降气缸作用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切料装置还包括背衬板,所述背衬板上设置有第四升降气缸,所述切刀与所述第四升降气缸作用端连接,所述背衬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切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组装治具板由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上下对应组成,所述下治具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连接第五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底板上设置由导向柱,所述上治具板和所述下治具板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其中所述上治具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柱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