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081.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拱安;童文锦;孙一鸣;郑卓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陈彦如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粘膜 切开 | ||
1.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1),内部贯穿有操作线(2);
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设置于所述鞘管(1)远端内,可沿所述鞘管(1)的轴向伸出或缩回;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的近端,与所述操作线(2)远端连接,并固设有推动件(3);所述第二电极(5)与所述鞘管(1)之间设有摩擦件(6);
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将所述第一电极(4)推出所述鞘管(1)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
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推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4)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3)推动所述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极(5)伸出至第二工作位置;
当所述操作线(2)拉动所述第一电极(4)缩回至设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为管状,所述第一电极(4)贯穿所述第二电极(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6)环绕于所述第二电极(5)与所述鞘管(1)之间的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近端设置有抵接所述摩擦件(6)的限位件(7),当所述第二电极(5)向远端移动时,所述限位件(7)带动所述摩擦件(6)向远端移动;当所述推动件(3)推动所述第二电极(5)移动时,所述推动件(3)的远端与所述限位件(7)的近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为环形,固设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近端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为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与所述操作线(2)的导电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管状,固设于所述第一电极(4)与所述操作线(2)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5)或所述鞘管(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远端固设有拉动件,当所述操作线(2)拉动位于所述设定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4)缩回的过程中,所述拉动件拉动所述第二电极(5)缩回,所述第二电极(5)克服所述摩擦件(6)的摩擦力,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缩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远端具有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内径,当所述第一电极(4)从所述设定位置缩回时,所述大径部的近端抵接所述第二电极(5)的远端,以拉动所述第二电极(5)克服所述摩擦件(6)的摩擦力,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缩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远端设有具有贯穿孔的顶端绝缘头(9),所述第一电极(4)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径;
所述顶端绝缘头(9)远端设有与所述贯穿孔连通的沉孔,所述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所述沉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大径部的高度;
当所述第一电极(4)位于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大径部容纳在所述沉孔内;
当所述第一电极(4)从所述设定位置缩回时,所述大径部抵接所述沉孔,带动所述第二电极(5)向近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0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