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9576.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是元吉;谭定富;武传国;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36/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杨用玲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线 隧道 网络 接入 方法 用户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预设隧道使用场景时,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根据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用户设备是进入隧道还是退出隧道;所述无线网络包括非地面网络和WIFI网络;
若确定进入隧道且满足第一网络切换条件,则控制自身从所述非地面网络切换连接至隧道内预先布设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辐射的WIFI网络;
若确定退出隧道且满足第二网络切换条件,则控制自身从所述WIFI网络切换连接至所述非地面网络;
所述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预设隧道使用场景时,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之前包括步骤:
在目标沿线处的各个隧道的两端设置卫星接收设备,并在目标沿线处的各个隧道内设置与隧道两端的卫星接收设备连接的客户前置设备,以及与所述客户前置设备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的漏泄同轴电缆;
其中,所述客户前置设备用于将非地面网络信号转换为WIFI网络信号,所述漏泄同轴电缆用于将所述WIFI网络信号辐射到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定进入隧道且满足第一网络切换条件,则控制自身从所述非地面网络切换连接至隧道内预先布设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辐射的WIFI网络包括步骤:
若确定进入隧道时,判断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且判断所述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一WIFI信号强度阈值;
若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等于第一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WIFI信号强度阈值,确定满足第一网络切换条件,控制自身从所述非地面网络切换连接至所述WIFI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若确定进入隧道且满足第一网络切换条件,控制自身的电路交换域业务从所述非地面网络切换连接至所述WIFI网络,并控制自身的分组交换域业务继续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
若确定退出隧道且满足第二网络切换条件,控制自身的电路交换域业务从所述WIFI网络切换连接至所述非地面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定进入隧道且满足第一网络切换条件,则控制自身从所述非地面网络切换连接至隧道内预先布设的漏泄同轴电缆所辐射的WIFI网络包括步骤:
若确定退出隧道时,判断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且判断所述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WIFI信号强度阈值;
若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等于第二WIFI信号强度阈值,确定满足第二网络切换条件,控制自身从所述WIFI网络切换连接至所述非地面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非地面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第一WIFI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WIFI信号强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用户设备是进入隧道还是退出隧道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非地面网络和WIFI网络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
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后,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析得到非地面网络和WIFI网络分别对应的信号强度变化;
若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小且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大,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进入隧道;
若所述非地面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大且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小,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退出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5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韧铝型材
- 下一篇:传感光纤、传感组件、传感器及其解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