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7643.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顺强;杨科;黄朝富;吴银梅;易祥波;程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通学院;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657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贫困山区 林下 栽培 大球盖菇 新方法 | ||
1.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方称取各重量份原料,稻壳264-314份、木屑140-190份、麦麸10-60份、玉米杆90-140份、大豆杆50-100份,稻草40份-90份,所述木屑、玉米杆、麦麸、稻草、大豆杆和稻壳均需干燥、无霉变,使用前粉碎,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首先对材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堆料,然后选取栽培场地,再对栽培场地进行整地作畦,在进行制作菌床播种,对生长成熟的大球盖菇进行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处理的方法如下:
S1.原料浸泡:稻壳、木屑、玉米杆、玉米芯、稻草、大豆杆等原料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将原料浸泡透,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
S2.沥水:将浸泡过的材料自然沥水,将水沥干,让其含水量达60~65%,可以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材料一小把,将其握紧,若有水滴渗出(滴出2-3滴),表明含水量适度;如果水滴连续不断线,表明含水量过高,可延长其沥水时间,若拧紧后尚无水滴渗出,则表明含水量偏低,必须补足水分;
S3.发酵:大球盖菇的产量高低跟发酵料有密切的关系,培养料发酵的好,则出菇肥胖、均匀,反之则出菇不成茬、奇形多、产量也低,做好发酵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将浸透水的培养料堆成底1.5-2.0米宽,高1.0-1.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料堆,然后用直径5-10厘米的木棍每间隔1米进行打孔透氧,以利透氧,打孔完后用草帘或塑料布遮盖堆料表面;
b:当堆料温度升至60-80℃时开始计算,延续24-48小时后进行一次翻堆,翻堆的过程是将堆料表面10-20厘米先刮到一边,把中间发酵好的料铺底和封面,待堆形做好后,按第一次堆形做好,当料温再次升至50-60℃时,按上次翻堆规律再翻堆1-2遍,降温至30℃以下即可下种;
且当翻堆时检查栽培料的含水量,方法为用手抓取一把栽培料,用力紧握,指缝间有水,但不滴水为宜,若水分不足,应补足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场地应该选择水源方便、缓坡、郁闭度在40-80%的稀疏林地林地作为大球盖菇的栽培场地,所述整地作畦为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主要是防止雨后积水,整地的具体作法是:清理干净地表杂物,浇透低水,平整地面后,撒石灰消毒后开沟,沟深5-8cm,沟宽40-50cm,开沟土壤置于土沟一测,供后续覆土用,沟长因地形而定,沟向与坡向一致,便于排水,沟与沟之间间隔30-40cm,用作过道,且菌床的制作方法为:将堆制的材料平铺于沟底,栽培料第一层堆放的厚度为8-10cm,堆完一层后压实,播种,菌种掰成鸽蛋大小,呈品字形点播,穴距5-8厘米,播完后堆放第二层栽培料,厚度8-10cm,再如上述方法播种,播种完后放第三层栽培料,厚度3-5cm,盖住菌种即可,且在菌床制作完成后覆土3-5cm,覆土完成后,加盖覆盖物保温、保湿,可选用旧麻袋、草帘、稻草、枯枝落叶等作为覆盖物,覆盖厚度3-5厘米,菌床以梯形为好,底层较宽(40-50cm),上面向内缩,以便于覆土;栽培料堆放时,应压实,使栽培料与菌种接触紧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在发菌期的生长环境为:温度: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6℃,最适生长温度是22-28℃,创造适宜促进菌丝生长,湿度: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为70-75%,空气湿度为80-90%,在播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调空措施,保持其适宜的湿度指标,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水分调节:播种后的15天之内,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不要多余的水分流入料内,这样对堆内菌丝生长不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通学院;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未经昭通学院;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6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