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6715.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文;王俊;胡文涛;吴孝彬;吴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勤诺律师事务所 44595 | 代理人: | 张雪华 |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拉伸 缓冲 处理 旧有 挡土墙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熟悉现场情况、丈量并确认旧有挡土墙(1)的位置、几何尺寸、拟新破除面(1-1)、标高,测量定位得出新建道路路基(5)位置、标高,并在现场,作出明显的标识,还包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具体施工方法与措施、交通分流与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详细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
S2:加宽路段预回填:划定加宽路段施工区(3),按设计图纸要求以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预先回填;
S3:破除顶部墙身:利用机械设备由上而下破除旧有挡土墙(1)墙身、外扩挖出土方,直至设定的标高,形成有新破除面(1-1);
S4:施工拉伸缓冲层(4):采用碾压回填,填充介质同新建加宽路段预回填区(3);
S5:铺设新建道路路基(5):对拉伸缓冲层(4)进行验收,合格后按照原设计图纸的要求铺设新建道路路基(5)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路段预回填区(3)设置于旧有挡土墙(1)的外侧,加宽路段预回填区(3)标高与旧有挡土墙(1)的新破除面(1-1)的水平位置相等,加宽路段预回填区(3)与旧有挡土墙(1)交界处的回填土密实度填充需满足设计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破除面(1-1)顶部面与新建道路路基(5)底部面的净空≥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除顶部墙身中破除旧有挡土墙(1)墙身的同时,还包括将迎土面的原有道路路基(2)部分挖除,形成有拉伸缓冲层锚固区(4-3),原有道路路基(2)设置于旧有挡土墙(1)的外侧,原有道路路基(2)与拉伸缓冲层锚固区(4-3)交界处设置有台阶形交接面(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缓冲层(4)设置于旧有挡土墙(1)的另一侧,拉伸缓冲层(4)的另一侧设置有拉伸缓冲层拉伸区(4-4),拉伸缓冲层锚固区(4-3)设置于拉伸缓冲层(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缓冲层(4)厚度≥800mm,拉伸缓冲层(4)的内部沿旧有挡土墙(1)的通长设置有双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补强带(4-2),双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补强带(4-2)包括下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4-2-1)和上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4-2-2),下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4-2-1)设置于新破除面(1-1)的顶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补强带(4-2)通过U形铁件固定,双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补强带(4-2)在锚固区长度≥2000mm,拉伸边长≥17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拉伸缓冲层(4)具体包括下层双向抗拉伸土工格栅(4-2-1)的上方设置有分层碾压回填(4-1-1),然后回填土方并整平,形成有碾压回填土(4-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拉伸缓冲层处理旧有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道路路基(5)设置于拉伸缓冲层(4)与原有道路路基(2)的顶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7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