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6230.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丹萍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B60K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动车 传感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车辆行驶时联动实现油液的混合,以实现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在固定时牢固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现象的问题。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焊接有一个套座,且套座内安装有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弯杆、检测头和矩形板A,所述弯杆共设有两根,且两根弯杆对称焊接在连接座的底端面。因两块受力块内侧均与拨动块接触,且两块受力块内侧均为倾斜状结构,从而当受力块跟随弯杆向下移动时因与拨动块的接触可实现两根弯杆的反向展开,进而实现了矩形板B对油液的辅助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传感器有多种,例如水位传感器,闭锁传感器,以及油温传感器等等。
如申请号:CN201810240028.0,用于车辆(1)的温度传感器(10),其被实施用于获取车辆(1)的内部空间温度且可布置在车辆(1)中。在此作如下设置,即,温度传感器(10)至少包括如下单元:-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30),其用于通过评估温度传感器(10)的获取原始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温度值(T),至少一个模块化接口单元(20),其用于与车辆(1)的控制器(110)的数据交换,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温度值(T)可经由接口单元(20)被提供用于控制器(110)。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传感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现有装置在对油温进行检测时,因油箱内各个位置的油温均不相同,从而导致了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检测精度,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车辆行驶时联动实现油液的混合,以实现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再者是,现有传感器在固定时牢固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现象。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在对油温进行检测时,因油箱内各个位置的油温均不相同,从而导致了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检测精度,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车辆行驶时联动实现油液的混合,以实现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再者是,现有传感器在固定时牢固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焊接有一个套座,且套座内安装有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弯杆、检测头和矩形板A,所述弯杆共设有两根,且两根弯杆对称焊接在连接座的底端面,并且两根弯杆均为L形杆状结构;每根弯杆上均安装有一个检测头,且每根弯杆上均焊接有一个矩形板A,并且两个矩形板A共同组成了液体混合结构;所述套座包括拨动块,所述拨动块焊接在套座内,且拨动块为圆柱块状结构;所述检测结构还包括受力块,所述受力块共设有两块,且两块受力块对称对称焊接在两根弯杆上;两块所述受力块内侧均与拨动块接触,且两块受力块内侧均为倾斜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孔,所述座体为矩形块状结构,且座体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均为矩形块状结构,且两个固定座上均开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座底端面与座体的底端面不平齐,且固定座底端面与座体底端面的间距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滑动座、滑动杆、漂浮板和凹槽,所述滑动座焊接在套座内,且滑动座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滑动杆,并且滑动杆与座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漂浮板,且漂浮板内内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并且矩形阵列状开设的凹槽共同组成了漂浮板的浮力增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丹萍,未经胡丹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无线互感系统
- 下一篇:应用软件的异常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