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4647.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唐绮雯;吴冠天;饶宇熹;李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孙乳笋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膜 识别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边缘检测算法确定获取的虹膜原始图像中的上下眼睑区域和瞳孔区域;根据上下眼睑区域和瞳孔区域确定虹膜的核心特征区域;截取核心特征区域并加密,以将核心特征区域与数据库中已注册的虹膜核心特征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识别。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虹膜图像数据传输效率低、运算效率低、安全性低等问题,通过对虹膜图像关键特征区域(也称之为核心特征区域)进行选取后仅针对关键特征区域进行加密传输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前端的加密速度,还可以降低后端解密的运算量,达到了提升虹膜识别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虹膜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前端的采集设备(比如摄像头)采集人类虹膜信息,然后需要对采集的虹膜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处理。但是,采集设备一般支持人眼与设备之间在30cm~100cm的距离下采集,导致采集虹膜图像包含除虹膜以外的大量冗余信息(比如眼部其他区域或眼球区域中其他区域),对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虹膜原始图像进行加密传输不仅会耗时长,而且在后端解密处理时运算量大,导致虹膜识别交易耗时长、效率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当前采集到的虹膜图像包含有大量冗余信息加重了系统的运算负担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边缘检测算法确定获取的虹膜原始图像中的上下眼睑区域和瞳孔区域;
根据上下眼睑区域和瞳孔区域确定虹膜的核心特征区域;
截取核心特征区域并将核心特征区域与数据库中已注册的虹膜核心特征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上下眼睑区域和瞳孔区域确定虹膜的核心特征区域,包括:
确定上下眼睑区域中的虹膜外切圆区域;
对虹膜外切圆区域的图像进行梯度计算获取虹膜外切圆边缘;
在虹膜外切圆区域中确定瞳孔区域,并对瞳孔区域进行梯度计算获取瞳孔边缘;
以虹膜外切圆边缘和瞳孔边缘为界,将瞳孔在虹膜外切圆中的补集标记为虹膜的核心特征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算法的类型为:1:1识别算法,截取核心特征区域并将核心特征区域与数据库中已注册的虹膜核心特征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识别,包括:
提取核心特征区域中的虹膜特征;
通过预先训练的虹膜识别模型将核心特征区域中的虹膜特征与已注册的虹膜特征进行1:1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返回至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算法的类型为:1:N识别算法,截取核心特征区域并将核心特征区域与数据库中已注册的虹膜核心特征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识别,包括:
提取核心特征区域中的虹膜特征;
通过预先训练的虹膜识别模型将核心特征区域中的虹膜特征与已注册的N个虹膜特征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返回至用户端,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在一实施例中,虹膜识别方法还包括:
对虹膜的核心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后进行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虹膜识别模型的训练步骤包括:
对获取的历史虹膜图像中的核心特征区域进行标定;
将标定后的历史虹膜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对虹膜识别模型进行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