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3760.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庄天豪;章海;吴厚付;徐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水面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属于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船体结构、传送带、进料漏斗和两个拨杆机构,所述船体结构的首部开设有缺口,所述船体结构内设有收集舱,所述传送带设置在缺口内,所述进料漏斗的上端位于传送带尾端的正下方,所述进料漏斗固设在船体结构的甲板面上,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延伸至收集舱内,所述拨杆机构能够将船体结构首部周围的垃圾推动至传送带附近。本发明能够主动收集水面上的垃圾,增大收集面积,提高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水面垃圾也越来越多。水面垃圾随着水的流动,会不断扩散,会不断的造成水污染,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目前,通常采用垃圾收集船收集水面垃圾,利用收集船的移动收集前方的水面垃圾,对于垃圾较多的水域,由于单次移动的收集面积有限,需要收集船来回多次,才能将垃圾收集完,费时费力,收集效率低;此外,收集的垃圾堆积在船舱内,使得收集船的负载随着垃圾的收集不断增加,增加收集船的油耗,当船舱装满垃圾时,收集船需要返航进行卸货,然后再返回收集水域进行收集,往返所需的时间较长,进一步降低了垃圾收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本发明能够主动收集水面上的垃圾,增大单位时间内垃圾的收集面积,提高收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结构的首部开设有缺口,所述船体结构内设有收集舱;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船体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缺口内,所述传送带呈首低尾高的倾斜状态,所述传送带的尾端位于收集舱的上方;
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固设在船体结构的甲板面上,所述进料漏斗的上端位于传送带尾端的正下方,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延伸至收集舱内;
两个拨杆机构,两个所述拨杆机构对称设置在缺口的左右两侧,所述拨杆机构具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通过转动机构设置在船体结构的首部,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竖直杆水平来回摆动;套管,所述套管滑动设置在竖直杆上,所述套管远离船体结构的一侧水平固设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下侧面沿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个拨杆;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设置在水平杆上,当水平杆向传送带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机构能够将水平杆远离套管一端的垃圾拨动至船体结构的前方;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间歇性地带动套管沿着竖直杆上下滑动;
辅助推动机构,所述辅助推动机构设置在船体结构的首部,所述辅助推动机构能够将位于船体结构前方的垃圾推动至传送带上;
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设置在收集舱内,所述挤压机构能够压缩传送带尾端掉落的垃圾。
在上述的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板竖直固设在船体结构的首部;
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均呈长条状,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竖直杆的上下端分别固设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板和第一转动板上下正对;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船体结构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板绕着固定杆来回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船体结构的甲板面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转动盘;
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转动盘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转动板远离竖直杆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