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磷肥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3627.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改民;邵发琦;孙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5/12 | 分类号: | C05G5/12;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磷肥 利用 效率 新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2)准备好肥料,尿素、过磷酸钙,备用;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该肥料施入土壤中能够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磷肥淋溶风险,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磷肥。
背景技术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全球农业磷肥施用对产量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特别是我国。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农民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大量施用磷肥,导致磷肥盈余现象陆续出现。研究表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土壤磷盈余现象。磷肥的过量使用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磷肥的过量使用使得有限磷资源的浪费,导致将来我们可能面对无磷肥可用的局面;其次长期过量的磷肥使用抑制作物对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锌。
磷肥因其特殊性,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形成化学沉淀,这使得磷肥当季利用效率只有15%~25%,。这就导致施入土壤的磷肥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大部分留在了土壤里。这将导致土壤磷淋溶概率增加,引发面源污染。如何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在于提出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该肥料施入土壤中能够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磷肥淋溶风险,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制,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
2)准备好尿素、过磷酸钙,备用;
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
所述秸秆为晒干时含水量低于10%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花生秸秆、大豆秸秆。
所述秸秆剪碎的长度小于1cm。
所述尿素含氮量45%~50%。
所述过磷酸钙的含磷量为12%~16%。
与现在的肥料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大田秸秆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在氮磷肥中加入秸秆,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造粒,减少了肥料的体积,也起到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的效果,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2、本发明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秸秆本身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可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加速土壤中磷的循环,进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3、本发明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可以进一步影响作物的根系,能够增加作物的根系数量,同时也提高菌根侵染率,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和试验列对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这种高磷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由尿素、过磷酸钙、秸秆三种原料按照质量比1:1.5:17的比例制备而成。
制备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绞龙设备的餐厨垃圾车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