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系统及深度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2507.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东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E21B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小勇;刘铁生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油管 分布式 光纤 测井 系统 深度 校正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系统及深度校正方法,涉及油气生产技术领域。校正方法,包括:通过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获得光纤总长度L1;于井口上方预设位置敲击制造人造声源,记录敲击点的地面高度h,通过所述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采集并记录敲击点处光纤长度L2;通过预设公式计算获得光纤入井实际深度D,并将所述光纤总长度L1与所述光纤入井实际深度D做差获得光纤入井的零点位置数据;使用所述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读取生产层段的深度,并将所述生产层段的深度与所述光纤入井的零点位置数据做差校正获得生产层段的实际深度。所述方法解决了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深度不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系统及深度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井的测井工作所获得的数据对后期深度解释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作为后期深度解释的依据,提高深度解释精度。
目前,在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作业中,存在3个深度测量值,第一个是连续油管下放记录深度,第二个是分布式声波采集系统(DAS)通过单模光反射获取的光纤入井深度,第三个是分布式温度采集系统(DTS)通过多模背光散射获取的光纤入井深度。然而连续油管及连续油管中的光缆本身存在曲折性,这会产生一定的深度误差,其次通过人工手动读取深度存在一定的深度误差;DAS测得的光纤入井深度与实际光纤入井深度有一定的偏差,导致DAS测得的深度数值不够精准,在用于后期的深度解释时会出现误差。
所以上述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系统及深度校正方法,使其能够解决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深度不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包括:
通过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获得光纤总长度L1;
于井口上方预设位置敲击制造人造声源,记录敲击点的地面高度h,通过所述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采集并记录敲击点处光纤长度L2;
通过预设公式计算获得光纤入井实际深度D,并将所述光纤总长度L1与所述光纤入井实际深度D做差获得光纤入井的零点位置数据;
使用所述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读取生产层段的深度,并将所述生产层段的深度与所述光纤入井的零点位置数据做差校正获得生产层段的实际深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预设公式为D=(L1-L2)+(H-h);
其中,所述H为补心高度。
可选地,前述的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其中制造所述人造声源的方法包括:
于井口采气树与防喷器接头处靠近上方确定敲击点,敲击制造所述人造声源。
可选地,前述的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其中制造所述人造声源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金属工具敲击,连续敲击5-10次,每次间隔10-30秒,敲击的力度为5-30公斤。
可选地,前述的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其中制造所述人造声源的方法包括:
使用金属工具连续敲击5次,每次间隔30秒。
可选地,前述的基于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井的深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使用所述分布式声波系统地面采集设备读取生产层段的深度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东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东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