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应对方法和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9860.3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定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16H50/70;G16H40/2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人工智能 传染病 应对 方法 机器人 | ||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应对方法和机器人,包括:目标传染病获取步骤;预警应对步骤;疫情判断步骤;资源判断步骤;用户优先级判断步骤;用户病情判断步骤;应对成本步骤;应对时效步骤。上述方法、系统和机器人,根据目标传染病状况、医疗资源状况、用户优先级、用户病情来进行区域和用户的预警级别和预警阈值,从而能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采用个性化的预警,同时考虑到应对的成本,对于不同级别的预警,采用不同成本、不同时效的应对方案,从而使得应对方案更为个性化、更为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应对方法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下,在新发重大传染病应对方面,防护资源例如口罩、医疗资源例如病房稀缺与人们诊治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应对方法和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资源与人们诊治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传染病获取步骤:获取需要应对的传染病,作为目标传染病;
预警应对步骤:获取预警的级别,根据预警的级别确定应对的级别;
疫情判断步骤:针对每一区域,获取所述每一区域的目标传染病状况,若所述目标传染病状况为严重,则将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级别设置为预设较高级别,将对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阈值调整到预设较低阈值;若所述目标传染病状况为不严重,则将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级别设置为预设较低级别,将对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阈值调整到预设较高阈值;
资源判断步骤:针对每一区域,获取所述每一区域的目标传染病医疗资源状况的变化,若所述医疗资源状况的紧张程度上升,则降低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级别,提高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阈值;若所述医疗资源状况的紧张程度下降,则提高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级别,降低所述每一区域的预警阈值;
用户优先级判断步骤:针对每一用户,获取所述每一用户的信息,若所述用户承担重要工作任务或属于重点爱护的人群,则将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级别设置为预设较高级别,将对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阈值调整到预设较低阈值;若所述用户没有承担重要工作任务且不属于重点爱护的人群,则将所述每一用户所属区域的预警级别作为对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级别,将对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阈值调整为所述每一用户所属区域的预警阈值;重点爱护的人群包括医护人员、孕妇、老人、幼儿;
用户病情判断步骤:针对每一用户,获取所述每一用户的疑似感染目标传染病的程度,若所述用户的疑似感染目标传染病的程度高于预设疑似程度阈值,则将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级别设置为预设较高级别,将对所述每一用户的预警阈值调整到预设较低阈值;若所述用户的疑似感染目标传染病的程度低于预设疑似程度阈值,则保持所述每一用户现有的预警级别、预警阈值;
应对成本步骤:根据预警级别,推荐不同成本的应对方案;
应对成本步骤具体包括:若预警级别较高,则推荐较高成本的应对方案;若预警级别较低,则推荐较低成本的应对方案;
应对时效步骤:根据预警级别,推荐不同时效的应对方案;
应对时效步骤具体包括:若预警级别较高,则推荐较高时效的应对方案;若预警级别较低,则推荐较低时效的应对方案。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高增益全向天线
- 下一篇:一种运用于医疗器械模型生产的滑块加工治具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