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5394.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鹤翔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365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观音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青、晒青、摇青、摘芽、杀青、包揉、烘焙、拼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幼嫩鲜叶茶青用“摊晾—摇青‑‑摊青”处理方法,使得鲜叶中的各种活性成分调节到最佳状态,促进了醇酮类物质转化合成,此后进行的杀青、初炒、复炒和提香工艺中,又在适宜的温度下,使鲜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比例保留在最佳的程度,促进了香气物质形成,因而茶叶的香气更高、花香更显、滋味浓醇回甘不苦涩、汤色清澈亮绿或黄绿、叶底嫩绿或亮黄绿,品质达到中高档绿茶水平,且品种特色明显,深受市场消费者欢迎,显著增加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填补了铁观音茶树品种适制绿茶的技术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绿茶加工工艺由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工序组成,即在鲜叶采摘进厂后进行摊晾以散发水分,再进行杀青以破坏茶叶中的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促进香气形成,之后采用揉捻塑造绿茶的条状外形,最后进行干燥(烘干或炒干)。铁观音品种鲜叶是制造乌龙茶(青茶)的最优质原料之一,传统上都是采摘驻芽3、4叶(小至大开面)用于制作乌龙茶(如大名鼎鼎的“安溪铁观音”),但由于春季制作乌龙茶时常因空气湿度太大影响叶片正常走水而无法达到理想品质,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而春季却是制作优质绿茶的最佳季节,由于铁观音品种特性在传统的绿茶加工工艺下制作的绿茶香气低薄带青草气、汤色浑暗橙黄(红)、滋味苦涩重、叶底黄暗,品质低劣,目前,几乎没人制作铁观音绿茶,存在着铁观音品种制作绿茶的技术空白,春茶铁观音品种的生产与经济效益亟待提高。铁观音绿茶若在常温且真空包装的茶叶,通常半个月至一个月后茶叶也会发生明显的变暗、变黄,夏日高温尤甚;茶叶的品质下降,且饮用趣味将大打折扣。现有的铁观音茶叶的保存需要冷藏和真空包装条件,不但使得茶叶存放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铁观音绿茶加工和存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采青、晒青、摇青、摘芽、杀青、包揉、烘焙、拼配。
优选地,所述工序具体为:
(1)采青:于13:00-16:30时间段内采摘一芽二三叶茶青;
(2)晒青:在15:30-17:00时间段内,环境温度为25-30℃条件下,晒青至茶青手感柔软即可;
(3)摇青:先将茶青在摇青机中摇青30-120秒,以轻度走水不红变为度;
(4)摘芽:摇青完成的茶青进行摘除顶芽处理;所摘除的顶芽按绿茶的制作工艺制成绿茶;
(5)杀青:将摇青完成的茶青在260-280℃下炒制,茶青颜色转变为黄绿或者黄色时即停止杀青;
(6)包揉:对茶青交替进行揉捻和束包处理,每一次揉捻的时间为5~7分钟;待茶青呈团粒状即完成包揉;
(7)烘焙:先将温度控制在30-45℃,烘焙30-50分钟,然后将温度控制在50-60℃,烘焙180-230分钟后即得成品铁观音茶叶;
(8)拼配:成品铁观音茶叶与所制得的绿茶按重量份以100:1-10的比例均匀混合。
优选地,将步骤(8)得到的铁观音绿茶,用炒干机升温炒20-30分钟,茶香溢出时冷却即为成品。
优选地,所述炒干机温炒的温度为40-6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鹤翔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鹤翔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血栓脱落的取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机载测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