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快速加热钢坯制作的转弯传输轨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4508.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胜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9 | 分类号: | F27B9/39 |
代理公司: |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陈超;赖泽银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快速 加热 钢坯 制作 转弯 传输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快速加热钢坯制作的转弯传输轨道,包括步进炉,步进炉的出料口设有弧形传输轨道,弧形传输轨道包括有弧形内壁和弧形外壁,弧形内壁与弧形外壁间形成弧形通道,弧形通道内沿弧形传输轨道依次设有若干锥形辊,锥形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弧形传输轨道,弧形传输轨道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使转轴转动,锥形辊靠近弧形内壁端设置为小头,锥形辊靠近弧形外壁端设置为大头,锥形辊的直径由大头逐渐向小头减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弧形传输轨道实现传输换向,减小传输的整体长度,可大大减小厂房所需长度,具有缩减占地面积、节约场地资源、有效降低成本的效果,且生产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快速加热钢坯制作的转弯传输轨道。
背景技术
钢管在加工过程中,需将圆钢放入至步进炉中进行高温加热,然后再通过传输轨道向下一工序进行传输,由于圆钢自身长度较长,且用于加工圆钢的设备也较大,当圆钢经高温炉传出后通过笔直的传输轨道将圆钢传送至后面几个工序完成一系列加工流程,如此,在同一方向上横跨的路径较长,圆钢在传输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转弯换向,因此,场地十分受限,场地资源浪费较严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若采用直角调头机运送圆钢,存在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快速加热钢坯制作的转弯传输轨道,采用弧形传输轨道实现传输换向,具有缩减占地面积、节约场地资源、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应快速加热钢坯制作的转弯传输轨道,包括步进炉,步进炉的出料口设置有弧形传输轨道,弧形传输轨道包括有弧形内壁和弧形外壁,弧形内壁与弧形外壁之间形成弧形通道,弧形通道内沿弧形传输轨道依次设置有若干锥形辊,锥形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弧形传输轨道,转轴的中心轴沿弧形传输轨道的径向设置,弧形传输轨道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使转轴转动,锥形辊靠近弧形内壁端设置为小头,锥形辊靠近弧形外壁端设置为大头,锥形辊的直径由大头逐渐向小头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步进炉内高温加热的圆钢从出料口送出后进入至弧形传输轨道中,驱动机构启动,分别对应带动锥形辊转动,当锥形辊对圆钢进行传送时,圆钢将产生向心力,锥形辊侧壁可对圆钢提供水平的支撑力,使得圆钢能够在弧形通道内传输的过程中,以弧形传输轨道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弧形传输,锥形辊的水平支撑力可防止圆钢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向心力而脱离轨道,如此,即可在传输过程中形成转弯换向,减小传输的整体长度,可大大减小厂房所需长度,具有缩减占地面积、节约场地资源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成本,且减少了圆钢的运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弧形通道的间隙宽度设置为28-35cm。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一一对应设置于转轴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启动时,通过转轴即可带动锥形辊转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锥形辊的倾斜外壁与锥形辊的中心轴的倾斜夹角α设置为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辊设置适当的倾斜角度,实现弧形转向,以保证圆钢在弧形通道内顺利通过,而不会出现擦壁的现象。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弧形内壁的圆弧角设置为58°,弧形内壁的弧长设置为4600mm,弧形外壁的圆弧角设置为77°,弧形外壁的弧长设置为540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锥形辊的小头的直径设置为10cm,锥形辊的大头的直径设置为12cm,驱动电机设置的转速n满足以下公式:L×N×60/(12π×t)<n<L×N×60/(10π×t),L为被传输的圆钢的长度,N为弧形传输轨道上锥形辊的个数,t为被传输的圆钢于弧形传输轨道上传输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胜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胜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气囊四次顶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胶片中缺陷段的剔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