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2815.5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荆建芬;杨俊雅;李昀;姚颖;蔡鑫元;宋凯;汪国豪;常宾;邱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3/06 | 分类号: | C23F3/06;C23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王芳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机械抛光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具体的,所述化学机械抛光液包含研磨颗粒,络合剂,氮唑类腐蚀抑制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本发明中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可应用于金属铜互连的抛光,具有较高的金属铜抛光速率,并且对钽的去除速率低,从而具有较高的铜/钽去除速率选择比,同时可以改善抛光后铜线的碟形凹陷和介质层侵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机械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部件的微小化,一个集成电路中包含了数以百万计的 晶体管。在运行过程中,在整合了如此庞大数量的能迅速开关的晶体管,传统的铝或是铝合金互连线,使得信号传递速度降低,而且电流传递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一 定意义上,也阻碍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寻找采用拥有更高 电学性质的材料取代铝的使用。众所周知,铜的电阻小,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这加快了 电路中晶体管间信号的传递速度,还可提供更小的寄生电容能力,较小电路对于电迁移 的敏感性。这些电学优点都使得铜在半导体技术发展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在铜的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发现,铜会迁移或扩散进入到集成电路的晶体管区域, 从而对于半导体的晶体管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铜的互连线只能以镶嵌工艺制造, 即:在第一层里形成沟槽,在沟槽内填充铜阻挡层和铜,形成金属导线并覆盖在介电层上。然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将介电层上多余的铜/铜阻挡层除去,在沟槽里留下单个互连线。铜的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一般分为3个步骤,第1步是先用较高的下压力,以快且高 效的去除速率除去衬底表面上大量的铜并留下一定厚度的铜,第2步用较低去除速率去 除剩余的金属铜并停在阻挡层,第3步再用阻挡层抛光液去除阻挡层及部分介电层和金 属铜,实现平坦化。
铜抛光一方面要尽快去除阻挡层上多余的铜,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小抛光后铜线的碟 形凹陷。在铜抛光前,金属层在铜线上方有部分凹陷。抛光时,介质材料上的铜在主体压力下(较高)易于被去除,而凹陷处的铜所受的抛光压力比主体压力低,铜去除速率 小。随着抛光的进行,铜的高度差会逐渐减小,达到平坦化。但是在抛光过程中,如果 铜抛光液的化学作用太强,静态腐蚀速率太高,则铜的钝化膜即使在较低压力下(如铜 线凹陷处)也易于被去除,导致平坦化效率降低,抛光后的碟形凹陷增大。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一方面,在传统的IC行业中,为了提高集成度,降低能耗,缩短延迟时间,线宽越来越窄,介电层使用机械强度较低的低介电(low-k)材料,布线 的层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集成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对铜化学机械抛光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要求在保证铜的去除速率的情况下降低抛光压力,提高铜线表面的平坦化,控 制表面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局限性,线宽不能无限缩小,半导体行业不再单纯地 依赖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器件来提高性能,而转向于多芯片封装。硅通孔(TSV) 技术作为一种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与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 连的最新技术而得到工业界的广泛认可。TSV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 外形尺寸最小,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目前的TSV工艺是结合传统的IC 工艺形成贯穿硅基底的铜穿孔,即在TSV开口中填充铜实现导通,填充后多余的铜也需 要利用化学机械抛光去除达到平坦化。与传统IC工业不同,由于硅通孔很深,填充后表 面多余的铜通常有几到几十微米厚。为了快速去除这些多余的铜。通常需要具有很高的 铜去除速率,同时抛光后的表面平整度好。为了使铜在半导体技术中更好的应用,人们 不断尝试新的抛光液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在CMP过程中实现较高的金属铜薄膜去除率,同时能够改善抛光后铜线的碟形凹陷(dishing)和介 质层侵蚀(Erosion)。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包括:二氧化硅研磨颗粒,络合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氮唑类腐蚀抑制剂和氧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2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适用于袋载食用菌骚菌的自动搔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