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0687.0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郑梦洁;董君;丁宇峰;潘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罗程凯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防伪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光学防伪结构技术领域,光学防伪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黏贴层,还设有若干个隔槽,隔槽上下贯穿中间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为闭环的环形槽,第一金属层与每个隔槽所围区域内的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共同构成一个显色单元,显色单元为FP腔显色单元,黏贴层可剥离,设置隔槽的结构,使得黏贴层被剥离时,第二金属层的各个显色单元以外的部分随黏贴层一同被剥离,以使各个显色单元在被光照时共同呈现第一防伪图像。其制作方法为依次制作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和黏贴层,在制作中间介质层后,先制作形成隔槽和偏振孔,再制作第二金属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防伪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伪技术,通常是设置防伪牌或防伪标贴,防伪牌或防伪标贴上印刷有防伪信息,例如防伪编码或防伪图像,商品售出后,消费者通过比对厂家的数据库里的数据确定商品真伪。
上述防伪方式的弊端在于,防伪信息没有遮挡,在商品生产、流通、销售前即可被看到,容易被仿造。有些防伪牌或防伪标贴会设置涂层遮挡防伪信息,如此在商品流通、销售前不能看到,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制成涂层前防伪信息可被看到,容易被生产工人获知,仍有可能被仿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使得防伪信息更不容易被获知,更难被仿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光学防伪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黏贴层,还设有若干个隔槽,隔槽上下贯穿中间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为闭环的环形槽,第一金属层与每个隔槽所围区域内的中间介质层、第二金属层共同构成一个显色单元,显色单元为基于薄膜干涉效应的FP腔显色单元,黏贴层可剥离,设置隔槽的结构,使得黏贴层被剥离时,第二金属层的各个显色单元以外的部分随黏贴层一同被剥离,以使各个显色单元在被光照时共同呈现第一防伪图像。
通过设置隔槽,使得第二金属层在黏贴层被剥离的时候一同被选择性地剥离一部分,各个显色单元的第二金属层保留了下来,其余部分的第二金属层被剥离,如此,第二金属层被剥离的区域无法构成基于薄膜干涉效应的FP腔(Fabry-Pérot,光学谐振腔)显色结构(本文中所述的FP腔均指基于薄膜干涉效应的Fabry-Pérot光学谐振腔),而显色单元区域的第二金属层保留下来使得显色单元构成FP腔显色结构,在被光照时,显色单元可发生薄膜干涉效应起到滤色的效果,其他区域则没有,因而显示出预设的第一防伪图像。本发明的光学防伪结构,防伪图像通过利用了薄膜干涉效应的若干个显色单元来共同呈现,在黏贴层被剥离前,第二金属层覆盖面广,第二金属层覆盖区域均构成FP腔显色结构,整个防伪结构在光照时呈现出肉眼可见的一整片单一颜色,无法看到防伪图像,只有在剥离黏贴层后才可看到预设的第一防伪图像,而黏贴层一旦被剥离就无法被复原,具有一撕即毁的功能。因此在商品生产、流通、销售前均不会泄露防伪信息,更难被仿造。
在生产本发明的光学防伪结构过程中,隔槽是在形成中间介质层后通过电子束曝光的方式加工而成,隔槽环绕显色单元,在沉积形成第二金属层的过程中,在微观尺度上,第二金属层会被隔槽分割,显色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是孤岛式的结构,显色单元的第二金属层在沉积形成后,其边缘会蔓延覆盖该显色单元的中间介质层外侧面顶部,使得显色单元的第二金属层在中间介质层上的附着力更强,显色单元以外区域的第二金属层是一片整体的,如此使得显色单元的第二金属层相比于其他区域的第二金属层更不容易被黏贴层带离,本发明的光学防伪结构因而可以将显色单元的尺寸设计得更大,从而减少所需要的显色单元的数量,电子束曝光的工艺成本很高,加工时间也很长,如此可极大地减少利用高昂成本的电子束曝光系统加工沟槽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0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