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0566.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向昕怡;金梦;郭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去除 水中 物质 有机物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预臭氧反应器(1)、沉淀装置(2)、过滤装置(3)、主臭氧反应器(4)和活性炭生物接触器(5),所述沉淀装置(2)包括沉淀池(6)和污水泵(7),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沉淀池(6)底部沉淀物打散的搅拌机构(8),所述污水泵(7)的进水端通过排污管(9)与沉淀池(6)的底部相连通;
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转动轴(10),所述沉淀池(6)的底面上开设有驱动槽(11),所述驱动槽(11)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封闭驱动槽(11)的盖板(12),所述转动轴(10)沿竖直方向穿设并转动在盖板(12)上,所述转动轴(10)远离驱动槽(11)的一端穿设连接有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的外缘上设有若干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与沉淀池(6)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驱动槽(1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0)转动的电机(15);
所述转动轴(10)的外缘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卡槽(20),所述固定套(13)的内缘上设有若干与卡槽(20)相匹配的卡块(21),若干所述卡块(21)分别对应卡接在卡槽(20)内,所述驱动槽(11)的开口处开设有沉槽(22),所述盖板(12)对应插接在沉槽(22)内,所述盖板(12)朝向电机(15)的端面上还设有橡胶垫(23),所述橡胶垫(23)抵紧在沉槽(22)的槽壁上;
所述转动轴(10)远离驱动槽(11)的端面上设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轴(24)的外缘上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5),所述限位杆(25)远离固定轴(24)一端的外缘上设有橡胶套(26),所述固定套(13)远离驱动槽(11)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块(27),所述限位块(27)上开设有与限位杆(25)相匹配的限位槽(28),所述限位杆(25)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对应卡接在限位槽(28)内且橡胶套(26)抵紧在限位槽(28)的槽壁上;
限位槽(28)的开口朝向与转动轴(10)的转动朝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4)的外缘上设有若干延伸杆(16),所述搅拌杆(14)和延伸杆(16)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杆(14)之间连接有若干弧形的加强杆(18),所述加强杆(18)远离沉淀池(6)底面的一端朝向沉淀池(6)开口方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4)的外缘上还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远离搅拌杆(14)的一端与沉淀池(6)的底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与沉淀池(6)相匹配的环形框(29),所述环形框(29)的内缘上连接有用于封闭环形框(29)的铁丝网(30),所述铁丝网(30)位于搅拌机构(8)与排污管(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连接槽(31),所述环形框(29)的外缘上对应设有若干与连接槽(31)相匹配的连接块(32),若干所述连接块(32)分别对应插接在若干连接槽(31)内。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去除水中嗅味物质与有机物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处理的原水通入到预臭氧反应器(1),从预臭氧反应器(1)的底部向预臭氧反应器(1)内通入臭氧,臭氧投加量控制在1.2-1.8mg/L,原水在预臭氧反应器(1)内的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
待原水在预臭氧反应器(1)内的反应结束后将初次氧化后的原水通入到沉淀装置(2)的沉淀池(6)内进行絮凝,向沉淀池(6)内投入粉末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5~10mg/L,絮凝时间控制在13-16min;
在将粉末活性炭投入到沉淀池(6)内之后,同步打开电机(15)对沉淀池(6)内的原水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2-3min;
将絮凝结束后的原水通入到过滤装置(3)进行过滤;
将过滤后的原水通入到主臭氧反应器(4),从主臭氧反应器(4)的底部向主臭氧反应器(4)内通入臭氧,臭氧投加量控制在1.2-1.8mg/L,原水在主臭氧反应器(4)内的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
待原水在主臭氧反应器(4)内的反应结束后将二次氧化后的原水通入到活性炭生物接触器(5),原水在活性炭生物接触器(5)内的降解时间控制在20-30min;
待原水在活性炭生物接触器(5)的降解结束后,将活性炭生物接触器(5)内的原水排出,完成原水的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5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耦合功率理论的多芯光纤串扰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锆英砂除铁钛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