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6888.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刚;张殿臣;孙少平;刘丹;刘硕;张学军;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10/06;G06N20/00;G06F16/245;G06F16/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税收 风险 动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包括步骤:采集税务数据,并创建数据库;基于所述数据库构建风险识别模型;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所述风险识别模型对目标税务数据进行扫描,确定风险纳税人;根据所述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所述风险纳税人的风险等级;根据所述风险纳税人的风险等级对该风险纳税人的后续纳税行为进行相应程度的防控。本发明的税收风险动态防控系统包括对应实现上述步骤的数据采集及建库模块、风险识别模型构建模块、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模块、风险识别模块、风险评价模块和风险控制模块。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风险纳税行为的事前限制、事中阻断和事后防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税收风险防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颠覆性应用推广,及以全面落实“放、管、服”国家治理要求为目标的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智能管税已经成为税务信息化的主旋律。智能管税以“数据驱动、风险管税”为主要特征,国家税务局金税三期工程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就包含风险管理模块,而各省税务局也都成立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各自也都建立了税收风险防控系统。
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现有税收风险防控系统发现税收风险的及时率、准确率和覆盖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然而,现有的税收风险防控系统均基于事后防控的思想所建立,其税收风险防控的方式具体为:对纳税人已经发生的异常纳税行为进行风险识别,将识别出的风险纳税人的相关信息通过人工设定的流程下发给基层业务人员,基层业务人员先对该风险纳税人进行风险告知,再进行风险稽查以及税款追缴。然而,由于时效上的滞后性,此时国家税收已经遭受了损失,更有甚者,部分涉税人员已经获利走逃,这导致税款追缴的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如何在纳税风险发生之前对纳税风险进行限制,在纳税风险发生的过程中对纳税风险进行阻断,对风险纳税人进行风险告知和稽查,降低税收损失,最好是避免税收损失,已经成为税收风险防控领域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税收风险防控系统无法对风险纳税行为进行事前限制和事中阻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税收风险动态防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税务数据,并创建数据库;
基于所述数据库构建风险识别模型;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根据所述风险识别模型对目标税务数据进行扫描,确定风险纳税人;
根据所述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所述风险纳税人的风险等级;
根据所述风险纳税人的风险等级对该风险纳税人的后续纳税行为进行相应程度的防控;
所述目标税务数据的采集方式包括定时全量采集和实时采集。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采集税务数据,并创建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
采集税务局的核心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和电子底账系统的预定类型的系统数据,对采集到的系统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并生成数据库。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库构建风险识别模型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积累的人为经验获得风险指标定义规则,根据所述数据库对该风险指标定义规则进行验证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风险指标定义规则建立风险识别模型;
或者,基于所述数据库并根据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得到风险指标定义规则,根据该风险指标定义规则建立风险识别模型。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的步骤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