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840.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金亚东;姚志贤;周玉波;朱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地址: | 3150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反射膜坯件,所述反射膜坯件包括两个支撑层以及设置于两个支撑层之间的反射层;
所述支撑层的材料包括第一聚酯树脂、抗静电剂及分散于第一聚酯树脂中的第一无机粒子,所述第一聚酯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静电剂选自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及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无机粒子选自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及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反射层的材料选自第二聚酯树脂、聚烯烃类树脂及分散于第二聚酯树脂中的第二无机粒子,所述第二聚酯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及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反射膜坯件的厚度为100μm~300μm;
控制所述反射膜坯件的表面温度为70℃~140℃,对所述反射膜坯件加热至其软化;
将加热后的反射膜坯件置于50℃~130℃的模具内成型、脱模,制备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底面以及围绕所述底面设置的侧壁,所述底面为长方形,所述侧壁有四个,四个所述侧壁均为等腰梯形,且四个侧壁围成的结构的开口尺寸随远离所述底面逐渐增大,四个所述侧壁相邻的两个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底边长为200mm~1200mm,下底边长为250mm~1700mm,所述第二侧壁的上底边长为100mm~1000mm,下底边长为150mm~1100mm,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下底边与腰之间的角度≥15°且≤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反射膜坯件进行加热时,控制所述反射膜坯件的表面温度为70℃~100℃,加热时间为10s~2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0.1mm~0.55mm,深度为1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中第一聚酯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7%~97.9%,第一无机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抗静电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中第二聚酯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80%,所述第二无机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0%,所述聚烯烃类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0%。
6.一种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7.一种直下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膜及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射膜的反射面。
8.一种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显示面板及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和直下型背光模组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直下型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8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蓝膜取晶固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叶双向旋转的水泥搅拌桩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