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3661.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张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雷达 保护装置 | ||
1.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包括水下雷达保护装置本体(1)、箱体(2)、前侧翼推进器(3)、照明灯(4)、后侧翼推进器(5)、尾部推进器(6)、旋转装置(7)、摄像头装置(8)、GPS定位器(9)、传输电缆(10)、缓冲防撞板(11)、碰撞传感器(12)、防碰撞传感器(13)、雷达装置(14)、气体发生器(141)、连接板(142)、充气孔(143)、安全气囊(144)、发射天线保护罩(145)、接收天线保护罩(146)、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耐压罩(148)、雷达罩(149)、雷达探测器(1410)、可转动云台(1411)、连接轴(1412)、密封圈(1413)、旋转轴(1414)和氦气(1415),其特征是:所述水下雷达保护装置本体(1)上安装有箱体(2),箱体(2)左右两侧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前侧翼推进器(3),前侧翼推进器(3)前端安装有照明灯(4),前侧翼推进器(3)后安装有后侧翼推进器(5),后侧翼推进器(5)后端安装有尾部推进器(6),箱体2顶部安装有旋转装置(7),旋转装置(7)顶部安装有摄像头装置(8),旋转装置(7)后安装有GPS定位器(9),箱体(2)尾部安装有传输电缆(10),箱体(2)左右两侧安装有缓冲防撞板(11),缓冲防撞板(11)前端安装有碰撞传感器(12),碰撞传感器(12)上安装有防碰撞传感器(13),箱体(2)前端安装有雷达装置(14),雷达装置(14)尾部安装有气体发生器(141),气体发生器(141)前端安装有连接板(142),连接板(142)上设有充气孔(143),充气孔(143)外安装有安全气囊(144),安全气囊(144)内安装有发射天线保护罩(145),发射天线保护罩(145)对称安装有接收天线保护罩(146),发射天线保护罩(145)和接收天线保护罩(146)底部安装有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内安装有耐压罩(148),耐压罩(148)内安装有雷达罩(149),雷达罩(149)内安装有雷达探测器(1410),雷达探测器(1410)底部安装有可转动云台(1411),可转动云台(1411)底部安装有连接轴(1412),连接轴(1412)上安装有密封圈(1413)连接轴(1412)底部安装有旋转轴(1414),旋转轴(1414)外包裹有安全气囊(144),安全气囊(144)充气后内部充满氦气(1415)。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碰撞传感器(13)为超声波传感器,由金属材料制成;扫描范围可达8000mm,灵敏度可调节;能可靠地测量,不受材料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环境光的影响;抗污、抗灰尘、防潮湿和抗雾能力强。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雷达罩(149)采用聚碳酸酯基材,在聚碳酸酯基材的接触面上通过粘合连接或者焊接方式安装有绝缘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耐压罩(148)采用环氧树脂与无碱玻璃纤维布浸透加压烘干固化而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真空镀纳米金属层和涂料保护层,可根据需要在真空镀纳米金属层内设置底漆层和有色层,使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附有金属光泽,增加其美观性;真空镀纳米金属层及涂料保护层均具有不超过0.2dB电磁波来回穿透衰减量。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全气囊(144)由一种特殊的织物尼龙制成,安全气囊(144)包裹在雷达装置(14)的最外层,对海风海水以及盐碱侵蚀均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雷达罩(149)、耐压罩(148)、真空镀纳米金属罩(147)和安全气囊(144)不会妨碍电磁波的传输,对电磁波的来回穿透只具有极小的衰减量。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下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全气囊(144)的引爆系统借鉴于汽车安全气囊引爆系统,安全性和实际应用性强;在装置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144)可使雷达装置(14)破损率减少8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6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MOS管构成的差分实验电路
- 下一篇:锅炉水冷壁自动重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