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1832.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山;时新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辉新能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B21B1/40;C22C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汪镇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五***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铝箔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及其制备工艺,该铝箔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Si 0.05~0.2%,Fe 0.2~0.7%,Cu 0.2%,Mn 0.05%,Mg 0.05%,Zn 0.05%,Ti 0.01~0.06%,余量为Al;该铝箔的制备工艺包括熔铸、首次冷轧、退火、二次冷轧、箔轧、分切六个步骤。本发明制得的铝箔表面张力系数大,无需经过后续除油处理,铝箔表面张力即可达到31达因以上,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且表面美观、细腻,制备工艺简单,路线成熟,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锂电池作为一种常用的动力电池,具有高充电密度、长寿命和高单位成本等特点。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铝箔是重要的内层组件之一,铝箔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集电器,其表面性能影响了正极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容量发挥、循环性能等特性。
锂离子电池用铝箔目前使用较多的是1060、1070等合金,以1070合金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铝箔为例其常规工艺流程是:熔炼→铸轧→冷轧→纵剪切边→高温中间退火→箔轧→成品分切→检查包装,该常规工艺制备的铝箔产品表面附有大量的轧制油,铝箔产品表面出现油粘、起泡、起线条、油斑等缺陷,经过后续除油操作后,铝箔表面张力才为31达因,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达因值又称表面张力系数,即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铝箔表面附油越少,达因值越高。铝箔的表面张力系数与铝箔表面附油量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制备出表面附油量少的铝箔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用铝箔达因值低,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该铝箔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Si 0.05~0.2%,Fe 0.2~0.7%,Cu 0.2%,Mn 0.05%,Mg 0.05%,Zn 0.05%,Ti 0.01~0.06%,余量为Al。
优选地,该铝箔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Si 0.1~0.15%,Fe 0.3~0.6%,Cu0.2%,Mn 0.05%,Mg 0.05%,Zn 0.05%,Ti 0.02~0.05%,余量为A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铝箔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铸: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个原料并混合,先经过熔炼得到熔体,熔体再经过铸轧形成7mm厚铸轧卷;
步骤(2)首次冷轧:将步骤(1)得到的铸轧卷冷却至室温后,经过首次冷轧处理,得到冷轧坯料;
步骤(3)退火:将步骤(2)得到的冷轧坯料在450℃~480℃温度下保温20h,升温时间为5~12h;
步骤(4)二次冷轧:将步骤(3)得到的坯料冷却至室温后,进行二次冷轧处理;
步骤(5)箔轧:将步骤(4)得到的坯料进行箔轧,在箔轧过程中,采用轧制油对轧辊进行喷淋,以达到润滑冷却的作用,轧制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小于1.8 mm2/s,酸值小于0.4 mgKOH/g,皂化值小于10mgKOH/g,羟值小于5 mgKOH/g,制备得到的铝箔的尺寸为宽900mm-1440mm,厚0.012 mm -0.015mm;
步骤(6)分切:将步骤(5)得到的铝箔进行分切,分切速度为400-450m/min,按照产品的规格,调整分切刀的位置和角度,分切至相应规格。
优选地,步骤(1)中熔炼过程包括熔化、静置、精炼、除渣和除气,经除气后熔体的氢含量控制在0.10ml/100gAl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辉新能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辉新能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球形石墨加工工艺
- 下一篇:胚胎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