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成长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8533.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东;张宇;郑阳;胡姝敏;巩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林海液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2 | 分类号: | A23C9/152;A23C9/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成长 牛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调制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成长牛奶及其制备方法;该儿童成长牛奶由包括酪蛋白磷酸肽和矿物质的原料制备得到,所述矿物质由质量比为(0.65~0.85):(0.09~0.16):(0.04~0.065)的碳酸钙、葡萄糖酸亚铁和葡萄糖酸锌组成;所述酪蛋白磷酸肽与所述矿物质的质量比为(1.0~1.6):(0.78~1.075)。该儿童成长牛奶可以为儿童补充每日所需的钙、铁、锌,预防龋齿,预防肥胖,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儿童大脑发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制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成长牛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合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饮用。
背景技术
钙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脑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以及调节血液酸碱度及电解质平衡等生理功能。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脑神经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参与机体内能量代谢与造血功能,为脑细胞提供营养素并影响神经传导。锌参与体内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中央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维生素A代谢,提高智力等作用。儿童期是骨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骨骼发育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智力发育的快速阶段,膳食中适当的矿物质补充对于维持儿童健康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程度除了取决于食物中矿物质成分的固有含量外,还与个人体质、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亟需一种促进矿物质吸收的儿童成长牛奶,以满足成长期儿童的营养需求。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成长牛奶,该儿童成长牛奶可以为儿童补充每日所需的钙、铁、锌,预防龋齿,预防肥胖,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儿童大脑发育;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儿童成长牛奶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成长牛奶,由包括酪蛋白磷酸肽和矿物质的原料制备得到,所述矿物质由质量比为(0.65~0.85):(0.09~0.16):(0.04~0.065)的碳酸钙、葡萄糖酸亚铁和葡萄糖酸锌组成;
所述酪蛋白磷酸肽与所述矿物质的质量比为(1.0~1.6):(0.78~1.075)。
本发明发现,酪蛋白磷酸肽与碳酸钙在特定配比下结合形成可溶性盐,并提高钙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进而有效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同时,酪蛋白磷酸肽与葡萄糖酸亚铁、葡萄糖酸锌在特定用量比下相互作用,促进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酪蛋白磷酸肽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经胰酶或胰蛋白酶水解得到的生物活性肽。
本发明中,所述酪蛋白磷酸肽,除了具有促进矿物质吸收的功能外,还具有预防龋齿、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理功能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酪蛋白磷酸肽为乳源酪蛋白磷酸肽;采用乳源酪蛋白磷酸肽与矿物质复配,所得牛奶产品更能促进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还包括生牛乳、甜味剂、乳清蛋白粉、益生元、稳定剂、卵磷脂和乳铁蛋白。
作为优选,所述生牛乳中蛋白含量≥3.2g/100g;当生牛乳中蛋白质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效果最佳。
作为优选,针对本发明的原料体系,与之复配的甜味剂由质量比为(10~30):(10~30)的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组成;该复配甜味剂不仅能够赋予儿童成长牛奶较好的甜度,而且不会对体系的质构特性产生不利影响,且不会降低牛奶功能;此外,该复配甜味剂在改善牛奶风味的同时还能够预防儿童肥胖及龋齿的发生。
作为优选,针对本发明的原料体系,与之复配的益生元为低聚果糖;除了提供甜味、增加风味外,还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水平、预防龋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林海液奶有限公司,未经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林海液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