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8075.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柳红霞;陈雪菲;郑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2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吸附 重金属 植物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所述培养装置包括池体、电机、出水管和顶部隔板,所述池体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底部隔板,且底部隔板下方设置有位于池体的底部后侧的排水管,所述池体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边部外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安装有丝杆,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轴杆,且轴杆的顶端连接有伸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出水管设置在轴杆的上方,所述顶部隔板的边侧固定有卡块。该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便于对污泥污水进行更换使用,便于进行再次利用,能够保证植物的培养效率以及培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污水污染的问题也是日益严重,特别的污水重金属的污染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对于重金属污染的去除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利用植物进行重金属污染去除,不仅投资小,且无污染等,是一种良好的重金属污染去除方法;
而目前的重金属去除用植物的培养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
1、不便于进行不同污泥、污水的更换试验种植使用,不便于针对不同地况使用;
2、不便于对植物进行统一收割收取,不便于进行污泥的翻动再利用,不利于保证培养效率;
3、不便于对污水进行循环使用,不能够保证环境充分模拟使用,不利于保证植物培养质量;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重金属去除用植物的培养装置,不便于进行不同污泥、污水的更换试验种植使用,不便于针对不同地况使用;不便于对植物进行统一收割收取,不便于进行污泥的翻动再利用,不利于保证培养效率;不便于对污水进行循环使用,不能够保证环境充分模拟使用,不利于保证植物培养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包括池体、电机、出水管和顶部隔板,所述池体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底部隔板,且底部隔板下方设置有位于池体的底部后侧的排水管,所述池体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边部外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轴杆,且轴杆的顶端连接有伸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边侧杆,且边侧杆的顶端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
所述出水管设置在轴杆的上方,且出水管的上方设置有顶部隔板,所述顶部隔板的边侧固定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设置有把环,所述出水管顶端连接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内侧连接有卡珠。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通过水泵、连接管、连接筒与出水管之间相连通,且出水管通过池体与排水管之间构成循环结构,并且出水管呈方形结构,而且出水管的底部呈均匀设置有微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丝杆在池体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且支撑板的外侧呈斜对称设置有丝杆和光杆,并且支撑板与池体的底面之间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杆和伸杆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在池体的内侧,且轴杆和伸杆之间呈固定一体化设置,并且轴杆在池体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表面呈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杆与边侧杆之间依次铰接连接,并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支杆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