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8075.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柳红霞;陈雪菲;郑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2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吸附 重金属 植物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包括池体(1)、电机(7)、出水管(18)和顶部隔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底部隔板(2),且底部隔板(2)下方设置有位于池体(1)的底部后侧的排水管(3),所述池体(1)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边部外侧设置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的内侧安装有丝杆(6),且丝杆(6)的顶端连接有电机(7),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设置有轴杆(9),且轴杆(9)的顶端连接有伸杆(10),所述轴杆(9)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2),且第一连接块(12)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杆(13),所述第一支杆(13)的顶端连接有边侧杆(14),且边侧杆(14)的顶端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杆(15),所述第二支杆(15)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6),且第二连接块(16)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17);
所述出水管(18)设置在轴杆(9)的上方,且出水管(18)的上方设置有顶部隔板(19),所述顶部隔板(19)的边侧固定有卡块(20),且卡块(20)的外侧设置有把环(21),所述出水管(18)顶端连接有连接筒(22),且连接筒(22)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弹簧(24),且弹簧(24)的内侧连接有卡珠(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通过水泵(27)、连接管(23)、连接筒(22)与出水管(18)之间相连通,且出水管(18)通过池体(1)与排水管(3)之间构成循环结构,并且出水管(18)呈方形结构,而且出水管(18)的底部呈均匀设置有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通过丝杆(6)在池体(1)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且支撑板(4)的外侧呈斜对称设置有丝杆(6)和光杆(8),并且支撑板(4)与池体(1)的底面之间呈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9)和伸杆(10)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在池体(1)的内侧,且轴杆(9)和伸杆(10)之间呈固定一体化设置,并且轴杆(9)在池体(1)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9)的表面呈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2),且第一连接块(12)、第一支杆(13)与边侧杆(14)之间依次铰接连接,并且第一连接块(12)与第一支杆(13)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杆(14)通过第二支杆(15)与第二连接块(16)之间依次铰接连接,且第二连接块(16)与调节杆(17)之间对应螺纹连接,并且调节杆(17)呈转动安装在伸杆(10)的内侧,而且调节杆(17)的右端凸出于伸杆(10)的右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隔板(19)通过卡块(20)与池体(1)之间对应卡合连接,且卡块(20)在顶部隔板(19)的外侧呈对称设置,并且把环(21)呈半圆环状结构对应围合设置在卡块(2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2)与连接管(23)之间对应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管(23)的通过卡珠(25)与连接筒(22)之间卡合连接,并且连接管(23)通过密封垫(26)与连接筒(22)之间紧密贴合。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装置的吸附底泥重金属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支撑板(4)进行高度调节后,进行污泥填料,模拟底泥环境;
步骤二:通过水泵(27)启动,能够进行水循环润湿,避免过湿,通过顶部隔板(19)的放置后进行植物移植;
步骤三:进行植物的培养作业,进行植物收割;
步骤四:通过轴杆(9)和边侧杆(14)转动对污泥进行搅拌,重新进行植物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0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