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5085.4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徐璐;杨帆;张颖;赵朱千里;赵朋波;赵英凯;唐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7/20;H02M1/08;H02M1/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余度 270 高压 大功率 负载 监控 装置 | ||
1.一种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壳体(1)、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隔板(3)、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和下层壳体(5),上层壳体(1)和隔板(3)形成的上层结构中安装有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下层壳体(5)与隔板(3)形成的下层结构中安装有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其中,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和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为双余度设计;
上层壳体(1)靠近隔板(3)的侧板上加工有向壳体中部延伸的支撑结构,用于安装固定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的印制板;隔板(3)与印制板上的功率器件直接接触,实施导热;
所述隔板(3)为围框结构,围框内部加工有散热片加强筋(31)和条形散热片(32),通过散热片加强筋(31)和条形散热片(32)与印制板上的功率器件直接接触,实施导热;
下层壳体(5)底部靠近底板的侧板上加工有向壳体中部延伸的支撑结构,用于安装固定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的印制板,所述下层壳体(5)的底板为平板结构,用于封闭下层壳体(5),并与印制板上的功率器件直接接触,实施导热;
所述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和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均包括安装在印制板上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隔离电源、驱动芯片和功率MOSFET,所述隔离电源一端与系统电源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芯片连接,用于将系统电源与驱动电源隔离开,并接收控制端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转换后输出至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功率MOSFET栅极之间分别连接有电阻R1和电阻R2两路电阻,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的阻值,驱动芯片接收控制指令后,与电阻R1或电阻R2连通,分别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驱动功率MOSFET开通或断开;所述功率MOSFET的漏极连接高压电源,源极一路连接用电器件,另一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接地引脚;功率MOSFET栅极前端增加一个电阻R3,从电阻R1和电阻R2输出的驱动信号经电阻R3连接至功率MOSFET的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的印制板与上层壳体(1)的侧板之间存在空隙的位置设置绝缘导热垫;
所述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的印制板与下层壳体(5)的侧板之间存在空隙的位置设置绝缘导热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5)的空间内部安装至少一层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围框结构,围框内部加工条形散热片和散热片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包括固定在上层壳体(1)上的第一对外连接器(21)、第二对外连接器(22)、第三对外连接器(23)、第四对外连接器(24)、第五对外连接器(25)和第六对外连接器(26),其中,
第一对外连接器(21)为功率电源输入连接器,用于负载监控装置的功率输入;
第二对外连接器(22)为功率电源输入连接器,用于负载监控装置的功率输入;
第三对外连接器(23)为功率电源输出连接器,用于负载监控装置的功率输出;
第四对外连接器(24)为通信连接器,用于与外部控制系统进行通信;
第五对外连接器(25)为控制电源输入连接器,用于为负载监控装置的驱动电路供电;
第六对外连接器(26)为功率电源输出连接器,用于负载监控装置的功率输出;
所述第二负载监控单元(4)的外连接器与第一负载监控单元(2)的一致,对外连接器固定在下层壳体(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阻R3的阻值≤200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余度270V高压大功率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升压器件,两端分别连接隔离电源和驱动芯片,该升压器件用于输出驱动芯片所需电压,使驱动芯片输出满足功率MOSFET开启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0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