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鸭2型腺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双重PCR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4770.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姬普雨;王新港;晋盈辉;李新;姬星宇;张先峰;周欣;李厚伟;丁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许艳敏 |
地址: | 4762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检测 病毒 圆环 双重 pcr 引物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鸭2型腺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双重PCR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多重PCR引物组是由用于检测DAdV‑2的引物和用于检测DuCV的引物组成。采用双重PCR引物组快速检测DAdV‑2和DuCV的双重PCR方法,实现了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两种病毒,减少了操作次数,极大的避免了交叉污染。该方法对DAdV‑2和DuCV的检测与鉴别、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禽类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鸭2型腺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双重PCR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鸭2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2,DAdV-2)属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为线状双链DNA病毒。该病主要发生在20~30日龄鸭,患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沉郁和消瘦,排浅黄白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并有白色针尖状坏死点灶,肾脏及脾脏肿大充血,胰腺有白色点状坏死。该病1977年首次在法国的番鸭中流行,2014年奥地利科学家Ana Marek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该病毒全序列。2015年由陈峰等应用宏基因组学分离、鉴定出国内首株鸭2型腺病毒。目前该病已广泛流行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水禽养殖密集地区,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鸭圆环病毒(Duckcircovirus,Du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新成员,DuCV常呈潜伏感染,并入侵鸭的免疫系统,导致鸭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多种条件性病原抵抗性减弱,使其更易遭受其他致病因素的侵袭。而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如鸭流感病毒、鸭腺病毒、鸭大肠杆菌等),感染鸭机体的死亡率就会大大提升。同时,DuCV还会导致鸭子羽毛凌乱、生长迟缓、体重减轻等症状,所以圆环病毒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对我国养殖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上述两种病原均为DNA病毒,临床引起症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易发生混合感染,极大的增加临鉴别诊断的难度。而常规的诊断方法,如动物实验、免疫学和病毒分离培养,在临床诊断中存在诊断时间长、敏感性低以及操作繁琐等缺点,在临床中不易于快速诊断上述两种疾病。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来诊断和监控上述两种病原,确保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PCR是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之一,其具有快速、灵敏、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该方法不仅能进行快速确定病毒种类,还能检测病毒的早期感染和潜伏感染。但是检测时如果使用扩增单种病毒的引物对待测样品进行鉴别,则可能需要准备多份样品扩增多次才能确定感染的病毒类型,不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另外还会引起交叉感染。双重PCR是在单一PCR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优点在于通过一次PCR的反应,可以同时检测并鉴别两种病原,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可同时检测鸭圆环病毒和鸭2型腺病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鸭2型腺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双重PCR引物组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该引物组解决了单一PCR操作繁琐、交叉污染风险高的问题,能够对鸭群中鸭圆环病毒和鸭2型腺病毒进行鉴别诊断,对鸭群中鸭圆环病毒和鸭2型腺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DAdV-2和DuCV的双重PCR引物组,所述的双重PCR引物组由用于检测DAdV-2的引物和用于检测DuCV的引物组成,
用于检测DAdV-2的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F1:5’-CGATGGAACGACAGTAAA-3’
下游引物R1:5’-AAACGAAAAAGCAAGAGC-3’
用于检测DuCV的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F2:5’-GTGGTGGGACGGTTACTCG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