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4657.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意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A01K67/02;A23K10/26;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袁瑞红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环境 治理 水面 漂浮 自动识别 打捞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分排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旱雨分控机构,所述旱雨分控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分拣组件、投喂组件和定点清洗组件,分排机构包括扩张球,所述扩张球贯穿壳体,所述扩张球的下半部分位于水下,所述扩张球的上半部分位于水上,所述扩张球位于水下的半部分上设置有轻质板,所述轻质板上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贯穿轻质板,所述抽吸管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端位于壳体的内部,本发明,具有根据旱季雨季来临时进行分别处理,保护河马避免太阳晒伤以及在河马排泄时及时清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漂浮物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怕冷,喜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排泄、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据统计在肯尼亚的马拉河流域中生活着超过8000头群居河马,这些庞然大物每天都会向非洲的水体排出8.5吨粪便,这些河马白天在河流涨潮时呆在水中,而到夜晚退潮时外出觅食,有时会顺水游出30多公里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当雨季来临时河流水位上涨流速加快,将群居河马的排泄粪便从上游冲至下游,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当旱季来临时河流水位下降水流不流通,群居河马所排泄出的粪便长时间堆积在河流底端难以处理,由于水位降低河马排泄时的残留排泄物难以被冲刷,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设计根据旱季雨季来临时进行分别处理,保护河马避免太阳晒伤以及在河马排泄时及时清洗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打捞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分排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旱雨分控机构,所述旱雨分控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分拣组件、投喂组件和定点清洗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排机构包括扩张球,所述扩张球贯穿壳体,所述扩张球的下半部分位于水下,所述扩张球的上半部分位于水上,所述扩张球位于水下的半部分上设置有轻质板,所述轻质板上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贯穿轻质板,所述抽吸管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端位于壳体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排泄管,所述第一排泄管位于扩张球的上半部分的上方与之贴合,所述第一排泄管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二排泄管,所述第一排泄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泄管,所述第三排泄管的一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旱雨分控机构包括竖直仓,所述抽吸管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套接在竖直仓的一侧,所述竖直仓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竖直仓的一侧固定有横向仓,所述横向仓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倾斜板,所述竖直仓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固体粉末,所述横向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所述横向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下转接壳和上转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筛分组件包括两块拦截滤板,两块所述拦截滤板之间固定有柔性部,所述柔性部的下端开设有小水孔,右侧所述拦截滤板上的拦截孔为柔性拦截孔,所述位于右侧的拦截滤板的右侧通过管路套接在竖直仓上,所述右侧的拦截滤板的顶端通过管路连接在上转接壳的右侧,所述左侧拦截滤板的顶端通过管路连接在上转接壳的底端,所述左侧拦截滤板的左端通过管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左侧与第一排泄管套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横向仓的一侧固定有梯形处理仓,所述梯形处理仓的两侧上方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在上转接壳的上端和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意,未经黄文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