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母乳中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4586.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宇;陆姝欢;舒敏;李慕梓;汪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母乳 磷脂 不饱和 脂肪酸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母乳中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该方法中包括提取母乳中磷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待测母乳样品中加入含有甲酸的甲醇溶液进行萃取,萃取完全后取上清液。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化了传统方法中的前处理步骤,使得溶剂的用量变少,减少操作步骤,并且不影响能够定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有效成分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母乳中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母乳是婴儿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以DHA、ARA、α-亚油酸、亚麻酸最为重要,其不仅仅提供能量,还能直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免疫状态等。婴配配方奶粉领域经过四代发展,从一代解决婴幼儿口粮问题;二代开始提出母乳化,着重添加宏量营养素;三代深化母乳研究着重微量营养素;第四代婴配产品配方应逐渐接近母乳水平,更提出了精准模拟母乳的黄金标准。目前,四代随着对母乳成份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微观脂质结构母乳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考虑母乳脂质中总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母乳化。
母乳磷脂只占母乳总脂肪不到3%,根据极性端的不同可分为甘油磷脂化合物:磷脂酸(Phosphoric acid,PA)、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 I)、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和溶血磷脂;在甘油磷脂的骨架上又结合了10-20%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多样且复杂。有研究显示:乙酯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吸收率仅20%左右,甘油三酯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吸收率也只有50%左右,均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主动吸收的方式被吸收,吸收率接近100%,更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和利用。
目前有对于母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也有关于母乳中磷脂的检测方法。但是并没有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磷脂中的分布及种类有更深入的研究。
同时,目前对母乳中磷脂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尚不能令人满意,且定性能力也不强。目前母乳中的磷脂的测定主要分为乳脂提取和磷脂富集的步骤,先通过Folch法将总乳脂提取出来,再通过SPE小柱对磷脂进行富集。例如:《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含量、功能、分离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这篇文章中所记载的Folch法使用的提取溶剂为氯仿和甲醇按2:1比例配成的混合溶液,通常以20倍体积加入待测乳制品液态试样中,萃取液中随后加入盐溶液直至水相与有机相分离,取中间层,乳脂即可被收集。提取乳脂后,便需要将磷脂与乳脂中非目标脂类分离,主要是去除乳脂中的甘油三酯和其他中性脂肪。而SPE小柱既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典的SPE小柱使用步骤包括:注入正己烷或氯仿溶液将SPE硅胶柱活化,在加入提取液后,使用己烷/乙醚混合液淋洗中性脂肪,再用氯仿/甲醇/水混合液洗脱并收集磷脂,最后复溶至上机溶液。从现有的方法可以看出,在萃取过程中,需要取中间层收集乳脂,且使用的溶剂量较多,前处理工作非常繁杂。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简化了传统方法中的前处理步骤,使得溶剂的用量变少,并且不影响能够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母乳中磷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待测母乳样品中加入含有甲酸的甲醇溶液进行萃取,萃取完全后取上清液。其中,甲酸在甲醇溶液中的体积比含量优选为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刀盘及其切管机
- 下一篇:多维度耦合混色模型与渐变色谱矩阵算法构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