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3522.9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卫艳丽;周羊羊;卫宇馨;王丽;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56;C12Q1/42;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碱性磷酸酶 复合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荧光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荧光探针为硫量子点‑纳米MnO2‑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复合荧光探针。本发明将硫量子点‑MnO2纳米复合体系‑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与不同浓度的碱性磷酸酶标准溶液混合反应,通过荧光法获得碱性磷酸酶的标准工作曲线,构建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荧光传感器,从而建立一种基于硫量子点荧光信号变化的碱性磷酸酶快速检测新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实际样品中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5’-磷酸基团,从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转换成5’-OH末端。其直接参加磷代谢,在钙、磷的消化、吸收、分泌及骨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之一,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诊断肝脏和骨骼系统疾病。由于它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中都可以作为重要的生物指标,如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病等疾病的检查。如果血清中ALP值不正常,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骨疾病、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症和糖尿病。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碱性磷酸酶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已有多种方法用于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包括比色法、荧光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电化学、化学发光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荧光法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关注,主要是由于方法的灵敏度高,操作方便,成本效率低,并且很容易达到一种高通量的筛选模式,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新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光学性质,诸如发光效率高、发射光谱可调、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特点。与含金属元素的荧光量子点相比,不含金属元素的荧光量子点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宜实际应用。硫量子点是一种典型的不含金属元素的荧光量子点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在生物医药分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单质硫的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亲水体系中的应用。目前,有关纯硫量子点的报道尚不多,其合成多集中于硫化镉刻蚀法、一锅水热法、界面反应等。工艺繁琐、安全性低、制得的硫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为硫量子点-MnO2-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复合荧光探针。
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复合荧光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硫量子点的合成:将硫粉、分散剂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制得混合液;超声反应,得硫纳米粒子溶液;将得到的硫纳米粒子溶液用透析袋除去杂质,得到黄色荧光硫量子点溶液;
(2)纳米MnO2的合成: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硫酸加入超纯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水浴反应;随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继续反应,得到MnO2纳米片溶液;所合成的MnO2纳米片经超纯水洗涤、过滤,冷冻干燥,得到MnO2纳米片;
(3)配制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溶液:配制浓度为0.1M/L的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水溶液,4℃条件下保存;
(4)将硫量子点、MnO2纳米片和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加入缓冲溶液中,孵化,制得硫量子点-纳米MnO2-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复合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