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0101.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吕燕飞;蔡庆锋;彭雪;赵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30 | 分类号: | C23C16/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硫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WS2固体粉末放在石英舟中,基底放在石英舟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将硼氨烷放在石英试管中,并位于石英管载气上游端,将石英舟和石英试管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得到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本专利采用硫化钨(WS2)固体粉末作为硫化钨薄膜生长的前驱物,硼氨烷作为掺杂元素硼(B)、氮(N)的前驱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B,N共掺杂的大面积、连续二硫化钨薄膜,对于研究硫化钨的共掺杂、改善硫化钨的电学性能、催化性能、抗菌性能是有益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杂二维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钨(WS2)禁带宽度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用于发光器件、光电导探测器和催化剂等领域。本征硫化钨包括粉体、薄膜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地研究,对其制备与性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掺杂是改变半导体材料性能常用的手段,通过掺杂可改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禁带宽度、导电类型和催化能力等。二硫化钨的掺杂也已有大量报道,掺杂多为单一元素掺杂,比如过渡金属元素铁、钴、锰,稀土元素镱、铒、铪等,非金属元素氮、氧等。共掺杂也有较少报道,研究的有钛-铅、碲-钼、锰的硼、碳、氮、氧化物、锰卤化物、铝-氧、氟-氮、氮-磷共掺杂。氮掺杂能够增加硫化钨活性催化位点、增强杀菌性能、和提高电学性能。提高掺杂量是掺杂需要考虑的,共掺杂是提高掺杂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WS2固体粉末1~5g,放入石英舟中,之后将石英舟放入电炉中的石英管内;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的中间位置;
步骤(2).将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氮气吹干,放置在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
步骤(3).将0.5-2g硼氨烷,装入石英试管中,石英试管与CVD石英管载气上游端的进气管道相联通;
步骤(4).开启机械泵抽真空,同时向石英管中输入载气氩氢混合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5%,载气流量为100sccm,抽气2~4min后,关闭石英管与机械泵之间的阀门,停止载气的抽出;待石英管内气压升至0.4-0.7个大气压时,关闭载气气流停止向石英管内输入载气;
步骤(5).将石英管升温至900~1200℃,升温速率为20~30℃/min;温度升至900~1200℃后保温,保温时间为30~90min;
步骤(6).石英管升至保温温度阶段的同时,石英试管通过油浴加热至80-100℃,之后,石英试管保温,保温时间为30~90min;
步骤(7).石英管、石英试管停止加热,并关闭通入硼氨烷蒸气,开启管式炉,将石英管快速冷却到室温,冷却速率为50~100℃/min,然后取出基底,在基底上获得氮、硼共掺杂的WS2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WS2为WS2固体粉末替换为氧化钨。
作为优选,所述基底为表面生长有氧化层的硅片(SiO2/Si)、蓝宝石或多孔碳、碳化硅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石英管替换为刚玉管,石英舟替换为刚玉舟。
作为优选,所述的石英管内径为1英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底尺寸为2.5~3.5cm×1.5~2.0cm。
本发明在硫化钨薄膜生长的同时,通过气相法引入掺杂剂,实现高质量硫化钨掺杂薄膜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