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5447.1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钱林艺;郭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15/26 | 分类号: | A61L15/26;A61L15/18;A61L15/28;A61L15/40;A61L15/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明 创口 止血 修复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活性凝胶,所述基底为复合基底,所述复合基底由下至上依次为基材、聚多巴胺层、钛层和银层,所述复合基底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开口于银层,深度至聚多巴胺层;所述活性凝胶为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所述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填充在凹槽中,并负载在整个复合基底的上表面。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促进创口修复、抑制创口出血,通过对复合基底层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时能够有效贴合创口皮肤,同时创口敷料不易发生变形、凝胶滑落等情况,实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具有止血、修复、抗菌等多重功能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凝胶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创面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造成组织缺失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Regeneration)、修复(Repair)、重建(Reconstruction),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本质上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作用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的一种固有的防御性适应性反应;这种再生修复表现于丧失组织结构的恢复上,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其功能。
传统的创口修复材料诸如纱布、动物皮毛、棉花等因为其便捷性、物理隔绝作用、有限的创面温润能力和隔绝创口异味的作用沿用至今,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凝胶敷料也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这些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水能力、结构的柔软弹性等性能受到我们的关注,但现如今市面上的创口修复凝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无法很好的附着在基材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存在强度低、脱落、位移等问题。此外,因为凝胶成分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有差异,对凝胶成分的改进也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创口修复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今凝胶材料与基底结合牢度低、容易脱落位移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该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对基底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凝胶与基材的结合牢度。
本发明的基于透明质酸的创口止血修复产品,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活性凝胶,所述基底为复合基底,所述复合基底由下至上依次为基材、聚多巴胺层、钛层和银层,所述复合基底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开口于银层,深度至聚多巴胺层;所述活性凝胶为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所述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填充在凹槽中,并负载在整个复合基底的上表面。
本发明对基底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首先基底为复合基底,由多层具有不同功效的层组成,再者在基底上形成凹槽,增加了基底与凝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基底与凝胶的结合性。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可以通过光刻等技术在复合基底上形成,凹槽在复合基底上的排列方式、分布方式随意,既可以规则排列也可以不规则排列,既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优选为均匀、呈阵列式分布。凹槽的形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圆柱状、立方柱状、长方柱状、也可以为直线状、波浪线状、图形状等。凹槽的尺寸、凹槽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固定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的目的为主。
进一步的,所述聚多巴胺层、钛层、银层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已知技术形成,例如聚多巴胺层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负载到基材上,钛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负载到聚多巴胺层上,银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负载到钛层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多巴胺层、钛层和银层的厚度可以随意调整,基于效果及成本的综合考虑,优选的,所述聚多巴胺层的厚度为40-45nm,所述钛层的厚度为10-15nm,所述银层的厚度为20-30nm。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中载有活性成分,能够发挥最终产品的修复、止血、抑菌等作用,当然复合基底中的聚多巴胺层、钛层和银层也具有一定的功效作用,与基于透明质酸的活性凝胶搭配协同能提高最终修复产品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自动清洗功能的露天遮阳雨棚
- 下一篇:一种薄碎裂纹釉面砖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