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PGA的中频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4914.9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浩;王宇;杜江;王伟;王沛;禹卫东;邓云凯;赵庆超;陈圳;张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fpga 中频 数字 波束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FPGA的中频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中频信号分为16路波段不同的信号,分为两组分别输入第一FPGA和第二FPGA中,其中,所述第一FPGA和第二FPGA均包括8个输入通道,每一所述输入通道各处理1路信号;
将各所述输入通道对应的1路信号分为4路波段不同的子信号,按照预设频率依次对所述子信号进行采样,则所述4路波段不同的子信号的采样信号共同构成所述输入通道的输入信号;
令所述第一FPGA和所述第二FPGA分别对各自输入的8路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对应的8路加权数字信号;
将所述第一FPGA中的加权数字信号输入所述第二FPGA,合并所述第一FPGA和所述第二FPGA中的加权数字信号;
令所述第二FPGA对合并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及低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中频信号的中频数字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8路信号均为无符号数字信号,所述令第一FPGA和所述第二FPGA分别对各自输入的8路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对应的8路加权数字信号包括:
将所述8路信号各自的转换为有符号数字信号;
获取所述8路信号对应的加权系数,并对所述有符号数字信号分别进行加权处理,获得对应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
获取各所述通道对应的FIR时延滤波器的系数的组数,利用所述FIR时延滤波器将对应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进行时延滤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8路信号各自的转换为有符号数字信号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8路信号是否为无符号信号;
当所述信号为无符号信号时,通过unsigned-to-signed模块将所述无符号数字信号转换为补码,得到所述有符号数字信号;
当所述信号为有符号信号时,则对所述有符号信号不做处理;
通过第一FIFO将各路所述有符号数字信号的时钟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8路信号各由4路波段不同的子信号组成,共32路子信号,各所述子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和时延滤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路子信号的加权数字信号累加,得到所述8路信号对应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
通过第二FIFO将各路所述加权数字信号的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系数由加权生成器根据外部输入的辅助数据生成,所述FIR时延滤波器的系数的组数从所述辅助数据中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FPGA中的加权数字信号输入所述第二FPGA,合并所述第一FPGA和所述第二FPGA中的加权数字信号包括:
通过Aurora模板将所述第一FPGA中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输入所述第二FPGA;
通过第三FIFO将输入所述第二FPGA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时钟同步;
将所述第一FPGA和所述第二FPGA中的加权数字信号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包括2路实部信号和2路虚部信号,所述第二FPGA对合并的所述加权数字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及低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中频信号的中频数字波束包括:
按照所述2路实部信号和2路虚部信号的各自的正交解调系数在数字1、0、-1、0之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各路信号进行相应的置零或取反操作,实现对各路信号的正交解调;
将所述2路实部信号合并,将所述2路虚部信号合并;
对合并后得到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
通过第四FIFO将滤波后的信号的时钟同步,得到所述中频数字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参数采取kaiser窗,β值取2.9,阶数为24,通带截止频率为250MHz,阻带起始频率为350MHz,通带的纹波系数为0.2dB,阻带衰减40d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实现低通滤波后,将所述中频数字波束通过QSFP光纤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9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