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2121.3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薇蕾;吴敏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电池 冷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终端 | ||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模块、三合一模块以及冷却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三合一模块的工作状态;当检测到所述三合一模块启动时,根据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系统温度控制所述冷却模块按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以冷却所述电池模块和三合一模块;其中,不同的系统温度对应不同的运行模式,且不同的运行模块下所述冷却模块的制冷强度不同。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够在不改变汽车已有冷却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三合一模块的冷却控制,易于实现且不会增加额外功耗,对冷却模块运行模式的调节还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简称FCEV)是一种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共同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三合一模块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集成有充电功能、高低压直流间转换装置(Direct Current to DirectCurrent,简称DCDC)功能和能量分配功能。
通常而言,所述充电系统启动后必须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如果在常温下不进行冷却,则充电后三合一模块中充电板的温度就会上升至超过其极限温度。此时,三合一模块的输出会被节流,影响充电效果。
为冷却三合一模块,现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三合一模块复用至汽车已有的动力控制单元(Power Control Unit,简称PCU)冷却系统。
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存在诸多缺陷:
1、汽车在充电时是不会行驶的,因此在汽车充电期间PCU冷却系统本来是不需要工作的。但是,三合一模块在汽车充电时是尤其需要进行冷却控制的,因此,集成了冷却三合一模块功能的PCU冷却系统在原本无需工作的汽车充电阶段也必须工作。这无疑会产生额外的功耗。
2、PCU冷却系统本来的上限温度是65℃左右,但三合一模块的上限维度在40℃左右。这就导致集成了冷却三合一模块功能的PCU冷却系统必须下调上限温度才能满足三合一模块的冷却需求,但实际上PCU冷却系统本身无需达到这么低的温度。
综上,现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针对三合一模块的冷却解决方案存在缺陷,导致不必要的功耗且对汽车原有系统的改动过大,不利于实际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能够在不改变汽车已有冷却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三合一模块的冷却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和冷却模块通过循环管路连通;还包括:三合一模块,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却模块连通;其中,所述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所述电池模块和三合一模块。
可选的,所述冷却模块可以在多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块下所述冷却模块的制冷强度不同。
可选的,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水泵,用于驱动制冷液在所述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压缩机,用于制冷所述制冷液。
可选的,所述冷却模块在制冷强度较小的运行模式下仅调用所述水泵,在制冷强度较大的运行模式下调用所述水泵和压缩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模块、三合一模块以及冷却模块,所述电池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三合一模块的工作状态;当检测到所述三合一模块启动时,根据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系统温度控制所述冷却模块按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以冷却所述电池模块和三合一模块;其中,不同的系统温度对应不同的运行模式,且不同的运行模块下所述冷却模块的制冷强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