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开关组件及扫地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73628.2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林海利;黄忠平;黄现安;胡海波;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丹 |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开关 组件 扫地 机器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碰撞开关组件及扫地机器人,碰撞开关组件包括壳体;触发开关;移动件,与防撞板保持接触;触发件,与移动本体相连,移动件被构造为能够响应于防撞板的作用力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触发件触发触发开关;扭簧,包括扭簧主体及设于扭簧主体两端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扭簧主体安装于壳体,第一扭臂与移动件相连,第二扭臂与壳体相连。本申请提供的碰撞开关组件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将触发开关、移动件、触发件、扭簧集中安装于壳体,无需在碰撞开关外额外设置复位结构的同时,复位及时、稳定且平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碰撞开关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在对地面进行清洁打扫时,由于周围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其四处移动时,往往会与周围的障碍物发生碰撞,从而对扫地机器人造成损坏。
为了避免扫地机器人与周围障碍物的碰撞,通常在扫地机器人本体的周围安装防撞板及与防撞板相连的碰撞开关,当扫地机器人与周围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时,防撞板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并通过碰撞开关传递信息给控制中心,以控制扫地机器人转动方向。
但现有碰撞开关在被触发后,通常需要额外设置复位结构,以使防撞板及碰撞开关复位,如此,极易导致复位不平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碰撞开关在被触发后,通常需要额外设置复位结构,以使防撞板及碰撞开关复位,而极易导致复位不平衡的问题,提供一种复位平衡的碰撞开关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碰撞开关组件,用于与防撞板接触,所述碰撞开关组件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
触发开关,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移动件,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防撞板保持接触;
触发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移动件被构造为能够响应于所述防撞板的作用力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以及
扭簧,包括扭簧主体及设于扭簧主体两端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扭簧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第二扭臂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扭簧用于提供使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远离所述触发开关的方向移动的弹性恢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包括移动本体及与所述移动本体相连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移动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部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扭臂绕所述扭簧主体的中心扭曲或旋转;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
当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未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且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贴合;
当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且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二扭臂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的槽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扭臂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扭臂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扭臂远离所述扭簧主体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3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